疱疹性咽峡炎及其预防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病原体种类很多,以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疱疹病毒、EB病毒较多见。常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疱疹性咽颊炎传染性都非常强。患儿及无症状带病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均含有较多的病毒,可污染手、毛巾、水杯、玩具、餐具等,通过日常接触后经口感染。患儿咽分泌物中也含有病毒,所以咳嗽、喷嚏等也可造成传播。

疱疹性咽颊炎患病后不能获得终身免疫,如果孩子去年患过本病,今年依然可以患病。预防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时常保证室内通风,空气流通可以降低空气中病毒的含量,减少发病。

2.儿童尽量减少出入超市、购物中心、餐厅等人口密集公共场所,因为这些场所比较少开窗通风,人口密集,其中不乏患者,交叉感染机会较多。如带孩子玩最好在户外,虽然室外有些地方人也比较多,但空气流通,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病毒作用,比较不容易传染疾病。

3.幼儿园做好晨检,发现可以患儿后要即时隔离,减少班级孩子交叉感染的发生。

4.要晾晒衣被,患儿的唾液可以污染衣被,家中或幼儿园其他孩子接触这些衣被,会造成交叉感染。幼儿园要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毛巾、玩具等。

5.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等给孩子洗手,看护人员接触孩子前、替孩子更换尿布、处理孩子粪便后均要洗手。

6.如果孩子已经患病,要在症状完全消失后方可去户外活动或去幼儿园、学校,以免造成传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vwe.com/bfbz/119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