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利好近尾声债市调解压力渐增

基本面利好近尾声债市调解压力渐增

当美国决心采取行动,避免经济复苏的势头得而复失之时,美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一方面,权益市场止跌反弹,股票指数涨势汹汹;另一方面,国债市场冲高回落,市场标杆十年国债收益率重上2.60。而国内方面,截至9月3日,债券市场已横盘长达4周,期间10年期国债上下波幅不超过3bp。虽然8月底遭到工行(601398)转债发行、月底银行存款考核等因素影响,银行间资金骤紧,但这也仅对债市短端品种产生小幅干扰,中长端品种一如既往的盘整。但是,美国国债市场的走势提示投资者,经济低水平增长和货币政策的再度宽松,对目前债券市场而言未必一定构成利好,在长时间盘整以后,国内债市面临的调解压力正在增大。  首先,从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方向来看,无外乎两种可能:第一,宏观经济"软着陆",各项指标安稳回落,GDP增速能够保持在9上方。就8月PMI的表现来看,国内经济增速回落有好于预期的可能,一方面出口情势未必会很糟,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有望逐步加力,起到对冲作用,因此这1可能性存在。第二,宏观经济"硬着陆",经济结构调整依照部署不断推动,宏观调控中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较快滑落,对冲措施的效果显现较为滞后,同时出口情势受制于美国等外围经济体复苏停滞和人民币升值、出口政策调解等影响出现恶化。  在第一种情况下,好于预期的经济增长情况对债市而言恐怕是利好出尽,由于白癜风要注意甚么关于经济的走弱市场已充分预期,并体现在现券利率4月到5月的着落当中。从近期市场对疲弱数据的反应来看,市场对温和回落的经济走势已接近麻痹,市场需要的是大幅低于预期的数据给予刺激。  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经济增长出现快速滑落,对债市而言可能构成一种短白癜风能不能完全治好暂的利好,之所以说短暂,是由于快速滑落下投资者可能预期宏观调控及货币政策将出现调解,而事实上我们认为这类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中国解决结构性问题和紧迫性问题都要在经济安稳较快发展的条件下进行",一旦经济出现超预期下滑,调控基调可能面临改变。一旦货币政策真的放松,例如表现为停止3年央票发行,下落存款准备金率等,首先反弹的可能是股票市场,由于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将产生改变,就像近期美国股市对美联储强化刺激政策的反应一样,而债券市场一方面将面临"失血",另一方面,利率继续走低的基础也将不复存在。  市场面临的第二方面调解压力还来自通胀预期。如果说市场对近期疲弱数据反应麻痹是由于迫于通胀的耽忧,这类情绪恐怕还将在较长时间内影响到债券市场,由于关于通胀预期层面的耽忧已胜于现实同步数据,不管CPI在8月是小幅走低还是走高,都没法完全打消投资者对通胀的耽忧,由于关于通胀的管理时至今日可能已步入一个僵局。目前有利于通胀管理的最重要因素是经济增速回落,但事实上,如果出现我们前文所述的两种宏观经济情形,其一,在经济增长温和降温的背景下,市场流动性没有得到有效回收,通胀的产生可能只是时点问题;其二,经济增速快速回落,但一旦调控转向,货币又将泛滥,市场关于通胀的预期终点又将回到出发点。  市场面临的第三方面调解压力,是资金面的脆弱性。一方面,热钱流出所导致的资金总量减少很难说已结束,另一方面,目前同业存款利率的高企反应前期影响市场资金面的存款重新散布因素仍然影响着市场。  整体来说,我们认为基本面对债市的利好可能已接近尾声,央行货币政策的动作还是主导这个市场的重要气力,从2季度货币政策实行报告泄漏的信息来看,央行是希望在目前投放目标内通过结构调整来兼顾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的管理。但不管如何,居民实体感受为CPI的继续爬升提供了左证,近期对通胀预期的耽忧将继续主导债券市场情绪,债市仍将在观望中等待CPI的公布,预计近期将以震荡整理为主,但未来收益率继续着落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建议借机优化债券资产结构,缩短久期,提高债券流动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vwe.com/bfbz/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