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
中小学生已陆续返校
孩子们返回校园
重新聚集起来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
一些传染病也会“抱团”来袭
教室空间小、学生密集
通风差、空气污浊
加上此时忽冷忽热的气温
极易形成传染病流行
因此千万不可忽视
开学季容易流行的传染病
1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
急性呼吸道感染
通常感染后1-7天可
出现突发的发热、咳嗽、咽炎
肌痛、头痛和全身乏力
还常出现呕吐和腹泻
有些人可能会进展出现并发症
(如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炎)
传播途径
人际间传播流感是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染,还可通过接触经感染者呼吸道飞沫污染的物品表面间接传染流感。
预防方法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适龄儿童可接种疫苗预防流感。
2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以发热
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
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主要发生在胸、腹、背
四肢很少
传播途径
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
预防方法
预防水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及时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可以主动帮助机体产生对水痘疾病的免疫力。
如果得了水痘,应该及时就诊,不能继续上学或者上班。
特别提醒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留瘢痕。
特别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的痘疹,以免引起感染,若病变损伤较深,有可能留下瘢痕。
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要把孩子的指甲剪短,保持手的清洁。
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
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
手足口病多见于儿童
成人也可发病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症状
手足口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本病常易在幼托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
预防方法
1、预防手足口病应坚持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2、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尽早就医。
4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
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
主要症状
患儿开始会觉得一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2~3天后,另一侧腮腺也肿痛,肿块以耳垂为中心。
表面会感觉发热,手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4~5天逐渐消退,少数病人有时可有颌下腺和舌下腺肿胀疼痛,整个发病过程大约为1~2周。
预防方法
在众多的预防措施里面,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接种“麻腮风”疫苗,可以起到免疫效果。
在流行期间,体质差的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孩子和大人都需要勤洗手。
还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5
肺结核
同学们在学校里集体学习生活
大家接触密集频繁
容易使肺结核
在校园里传播和蔓延
另外初、高中毕业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
睡得晚起得早
作息不规律
也都能增加发生肺结核的机会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病人咳嗽、大声说话或打喷嚏时,喷出的唾液飞沫中含有大量的结核菌,当吸入这些飞沫后,就会受到结核菌感染。
预防方法
预防肺结核,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很重要:
咳嗽、打喷嚏时应掩口鼻,不要面对他人,不要随地吐痰;
在校期间要勤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来源:健康河北官微(ID:jkhbgw)
编发:宣传处
宣传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