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发高烧咽痛长疱疹,得这病比手足

白癜风初期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

入夏以来天气越来越热

儿科门诊也是“热”得烫手

得这病比手足口病还难受!

它们最爱对5岁以下的宝宝“下手”常常让娃哭闹、发烧、吃不下饭

小紫刚出生21个月,无诱因出现高烧,细心的妈妈发现小紫口腔有少许疱疹,以为仅仅是上火所致,于是自行服用美林退烧药后体温降至正常,妈妈以为口腔疱疹会自行消失,谁知5天后,小紫口腔内的疱疹并未有明显消退,由于谨慎起见,5月30日,小紫妈妈带着医院儿科闵显华医生处求诊。

经过细致的检查,闵医生发现小紫除了口唇干燥,咽部充血,咽峡部可见散在黄白色粟米大小疱疹外并无其他异常。经过治疗,小紫现已平安出院!

闵医生解释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一样十分常见,都是由肠道病毒导致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夏季是高峰季节。

疱疹性咽峡炎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其传染性极强,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水、食物,甚至吸入其他患儿打喷嚏的飞沫,都会被传染。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疱疹性咽峡炎和疱疹性口腔炎

傻傻分不清?

都是长在嘴里,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闵医生表示,疱疹性口腔炎和疱疹性咽峡炎看起来的确有些相似,但也不难区分。

疱疹性口腔炎

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可通过飞沫、唾液、接触疱疹液等直接传播,也可通过食具和衣物间接传播。多发于6岁以内的儿童,特别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任何季节都可发病,特别是秋冬季,许多表现为“病毒性感冒”的孩子就患有疱疹性口腔炎。

分布区域:

患儿在发热1~2天后口腔黏膜广泛充血水肿,随后可出现疱疹,分布范围相对较广泛,整个口腔内黏膜均有可能出现,甚至包括舌体、口唇等部位。

特征:

疱疹为针头大小,壁薄、透明,周围有红晕,不久溃破,形成溃疡,众多小溃疡容易融合成大面积的溃疡,溃疡表面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

疱疹性咽峡炎

由柯萨奇病毒(肠病毒)引起的,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咽炎,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多见于1至7岁婴幼儿,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好发于夏秋季。

临床表现上,疱疹性口腔炎和疱疹性咽峡炎发疹时,患儿都可出现高热、咽痛、烦躁不安、流涎、厌食、呕吐、颌下淋巴结可肿大等症状。

分布区域:

黏膜疱疹主要是集中在咽峡部,包括咽腭弓、悬雍垂和软腭的粘膜处,范围相对比较局限,不累及齿龈和颊黏膜。

特征:

疱疹为灰白色,周围同样有红晕,破溃后形成黄色溃疡,溃疡面积比疱疹性口腔炎小,溃疡持续时间更短。

闵医生提醒,疱疹性口腔炎和疱疹性咽峡炎都具有自限性,但疱疹性口腔炎易复发,自愈周期比疱疹性咽峡炎更慢,家长需要按医嘱耐心细致地护理。疱疹性口腔炎及疱疹性咽峡炎均具有传染性,如果孩子身边有患病的小朋友,家长们可要注意防传染哦!

对于疱疹性口腔炎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家长需要让孩子勤锻炼,注意平时多喝水,合理搭配膳食,多吃新鲜水果,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勤给孩子的玩具、奶具消毒;注意保持口腔、皮肤清洁等。若有任何不适,医院就诊。

闵显华

儿科主治医师

  

从事儿科工作7年,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术。如:小儿儿腹泻、毛细支气管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等。成功抢救数例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能熟练新生儿气管插管、CPAP及呼吸机使用有技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vwe.com/blbl/1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