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信誉建设短板制约债市发展

别让信誉建设"短板"制约债市发展

近日,1桩由鞍钢未定期兑付50亿元到期债券引发的违约事件,成为新年伊始债市热议的话题。虽然该事件最后被证明只是虚惊一场,但1月4日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发布的违约“免责公告”却引发了当日股市震荡,和人们对全部债市信誉市场违约风险的耽忧。一般来说,债券与股票相比,收益比较稳定,风险也较小。在成熟经济体中,股票、债券的范围呈金字塔结构,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主体。虽然中国资本市场出现“股票市场大,债券市场小”的倒金字塔结构,但目前中国债券市场规中医白癜风的医治模正快速扩大。据初步统计,2011年各主要债券市场合计发债总量(不含央行票据)超过6万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幅超过20。在信贷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债市正日益成为各类机构和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融资主体结构不平衡、大量信用风险积聚于商业银行等少数投资主体、风险分散分担机制不健全等。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管理信用风险,辨认和防范各种信用风险成为投资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有业内专家指出,随着债券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发债企业从最初的央企和大中型国企逐步拓展到更多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行人的信誉差医治白癜风医院异日渐扩大,这对投资者购买信誉类债券的信用风险甄别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国内信誉评级机构建设明显不足,除少数机构范围较大外,其他普遍范围较小,市场影响力与国际评级机构相差甚远。另外,信誉评级机构公信力不足,发行主体评级虚高,信誉衍生产品品种较少,投资者缺少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等诸多问题,造成投资者抵抗信用风险冲击的能力较弱,因此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就易引发市场动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动荡是投资者信心不足的一种反应。独立、公正、客观的信誉评级制度会对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投资者来说,信誉评级是评价投资价值的重要根据;对监管者来说,信誉评级有利于有甄别地实行监管,提高监管效率。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好的信誉评级制度能够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实现资源的公道配置。2012年是中国实行“125”计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而与此同时,我们却面临着极为复杂严峻的内外经济形势,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深化。要建设高楼大厦,首先必须夯实根基。因此,在确保金融安全的条件下,必须加强基础建设,加快制定完善相干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信誉评级机构的建设,加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增强投资人的信心。唯有如此,我们要建设1座高大的金融大厦的梦想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vwe.com/blbl/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