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
急性传染性咽峡炎,大都为柯萨奇病毒或埃可病毒所引起,呈散发或流行,传染性很强,流行很快。夏秋季发病率最高,随季节的变化,发病率会逐渐降低。主要侵犯1~7岁小儿。同一患者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由不同型病毒引起。
潜伏期约为2--4天。常突起发热及咽痛。热多为低度或中等度,偶见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热程大都2--4天。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5岁以下小儿有1/4可伴发呕吐。典型症状出现在咽部。初起时咽部充血,并有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约1--2mm,四周绕有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不久破溃,形成黄色溃疡,数目多少不等,大致在5个左右。此种黏膜疹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也可位于软颚、悬雍垂及扁桃体上;但不见于齿龈及颊黏膜,故与单纯性疱疹病毒引起者迥异,且后者终年可见,无季节性。
本症局部淋巴结不肿大,白细胞总数多属正常或略偏高。全身症状及咽部体征一般均在4--6日后自愈,偶有延至2周者。很少并发症,偶有并发腮腺炎者。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和手足口病有类似之处的疾病,但重症概率小于手足口病。它和手足口病在病原学上有关联之处,都是由EV71的肠道病毒引发。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在临床上最大的区别是手脚不出疹子,相对手足口病更不易出现重症。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方法和手足口病相似,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净水等良好生活习惯,同时居室要勤通风,孩子还应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白癜风的中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