珑翠家园共育专线小儿疱疹咽峡炎预防大

  随着炎热夏季的来临,婴幼儿两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和咽结合膜热患儿增多,与秋冬季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不同的是,这两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以发热、咽炎、咽峡部疱疹、结膜炎为特征,而不伴有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常常表现为突发高热、哭闹等,甚至体温>40℃,病情“来势汹汹”,常常让患儿家长担心不已。

  先来跟着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疱疹性咽峡炎」!

一、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多见于婴幼儿,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咽痛、流涎、拒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粘膜上可见数个至数十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如舌、口角等。肺部听诊一般正常。由于疱疹非常疼痛,所以患儿咽痛明显,流涎,哭闹不安,几天不能吃东西,部分患儿伴有精神不振、尿少等脱水症状,病程为1周左右。

二、咽结合膜热

  咽结合膜热是由腺病毒3、7型引起的。好发于春夏季,散发或发生小流行。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眼红,有时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有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伴球结膜出血;颈及耳后淋巴结增大,病程1~2周。

三、治疗和预防

  疱疹性咽峡炎和咽结合膜热都属自限性疾病,治疗的目的是预防继发感染及并发症。首先一定要和健康儿童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要让患儿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环境,多饮水,补充大量维生素c,进食易消化的半流食,不要吃过热的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的疼痛;其次为抗感染治疗,抗病毒可试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口服或静脉点滴(用量要遵医嘱),还可以口服一些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如新雪丹、清热解毒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等。

  疾病以防为主。疱疹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也可传播。这也就意味着,大人亲吻孩子也可能传播。不过,家长不必过分忧虑,做好个人卫生,如勤换外衣裤、洗手、漱口等就能有效避免可能的传播。

  平时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净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病从口入。避免带儿童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要加强锻炼以增强抗病能力;多进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居室每天通风半小时以上,注意休息。

  一旦发现孩子患病,要及时带孩子就诊,还要注意和其他孩子保持隔离,避免疾病进一步传播。

赞赏

长按







































早期白癜风症状
早期白癜风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vwe.com/blbl/9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