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伊始,新冠肺炎的暴发,让人们再次感受到「病毒」的威力。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小小病毒为何具有如此巨大的杀伤力?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疫苗研究中心最近提交的一篇论文对新冠病毒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验证了一个结论:新冠病毒S蛋白与细胞ACE2的亲和力是SARS的10到20倍。这可能意味着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传染性相比SARS要高出很多。
这篇最新论文目前被发布在生物领域预印版论文平台bioRxiv上。其中,研究人员通过低温电子显微镜构建了新冠病毒S蛋白的预融合构架是三个聚体,发现每个单体上都有细胞受体结合点位。
对比新冠与非典的S蛋白,研究人员惊讶的发现,新冠病毒和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结合力是SARS病毒的10-20倍。
这也是科学家们首次对于新冠病毒(-nCoV)突刺蛋白冷冻电镜结构进行详细观察揭示的秘密。证明了新冠肺炎病毒的高传染性,做好正确的预防尤为重要。
非典时期的传播途径
年非典期间,我们除了隔离和戴口罩之外,还要求回家立刻洗手,并且哪怕你天天在家,也要喷消毒液天天消毒。
我明明呆在家里没出门,为啥也要搞好卫生和消毒。
这些看似麻烦的要求,都是有道理的,因为非典病毒具备多途径传染的能力。
每一个规则,都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
先回顾下历史,从一个个典型案例中,看看非典病毒具备哪些传播特性。
中央空调传染
年2月21日,医院退休教授刘剑伦和家人抵达香港,参加外甥的婚礼,入住香港京华国际酒店号房。
2月22日上午,刘剑伦突发高烧,医院急症室求诊,并在3月4日不幸去世。
刘剑伦仅仅在酒店住了一个晚上,却导致京华国际9楼的15名客人被感染,其中六个是外国人。
2月23日,这些被感染的其他客人离开香港,将病毒传播到了加拿大、美国、新加坡、越南,导致非典病毒在海外扎根、扩散,迅速感染了一大片。
因为涉及多国,所以刘剑伦案成为了年非典疫情中最出名的一个案例。
在研究人员追根溯源的过程中,发现被感染的人,很多人和刘剑伦根本就没有密切接触,甚至连面都没见过。
更诡异的是,和刘剑伦有密切接触的酒店工作人员无一人感染,甚至在入住时处理过刘剑伦呕吐物的保洁人员都没有被感染。
非典的主要传播途径绝对是空气传播,依靠飞沫进行近距离感染,这一点世界公认。
为什么刘剑伦案的感染情况如此反常?
调查人员在9楼每一个房间的地毯上,几乎都发现了非典病毒存在的踪迹,整个9楼都成为了传染源。
但这些房间,刘剑伦根本就没来过。
于是,研究人员把酒店的中央空调锁定为了罪魁祸首,9楼的大传染,极有可能是因为中央空调抽取了刘剑伦所在房间的空气,导致病毒扩散到了整个9楼所有客人的房间。
研究报告出炉后,在全球引发了极大的反响。
年4月30日,原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非典防治场所禁用中央空调,凡非典病患可能出现的场所、楼宇,一律严禁使用中央空调。
随后,国家标准更新,所有的中央空调,出厂前必须加装空气清洁消毒装置。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完全不用惧怕空调传染渠道了,因为只要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中央空调,病毒会被灭杀的一干二净。
我举这个例子只是要告诉你们,虽然冠状病毒是以空气传播为主要方式,但是它却可以利用人类居家生活中的各种设备。
以各种意想不到奇怪方式,隐秘的向你发起入侵。
管道传染
在京华国际酒店9楼的客人里,一名香港男性与3月5日发烧,入医院8A病房。
在治疗过程中,十多位医护人员被感染,随后医院。
在此期间,一名患有慢性肾衰竭的病人医院求诊,随后前往香港淘大花园E座的亲戚家。
最终,香港淘大花园小区总共有人感染非典,其中在4月15日前出现的名患者中,有41%的患者居住在E座,最终42名死难者中,也有22名是出现在这个楼。
然后,E座这栋30层的居民楼,成为了香港赫赫有名的毒楼。
经调查人员发现,污水管和天井管道,是E座成为毒楼的主要原因。
淘大花园每栋建筑都有8条直立式污水管,这条直通整楼的排污管,将同一栋楼住户的命运串联在一起。
淘大花园约66%的患者都出现了腹泻的症状,大量的病毒随着粪便排入到了污水管。
进污水管就进污水管了呗,难道我还会去碰污水?
你不愿意碰污水,但污水里的病毒未必愿意放过你。
污水管连接了你房间内的马桶、洗手盆、浴缸和浴室的地台排水口,正常来说这些装置都有U型的聚水器,防止污水管的臭味和昆虫进入厕所。
能防臭味,同样也能防含有病毒的雾气。
但调查人员发现,E栋地漏的水封仅有3cm,在春天一两天就会蒸发掉,大部分房间的地漏水封已干涸,丧失隔气作用。
然后就会引起空气倒流,导致污水管的空气进入你的房间。
如今中国部分老旧楼房依然在使用早已被淘汰的三通地漏,地漏中水弯的水量只有1~2cm,极其容易导致毒气入侵。
为防意外,建议有条件的家庭,每隔两天,向地漏内加注少量消毒水,作为“水封”。没条件,你也要定时使用,保持水封里的水分。
而有些更极端的人,干脆用保鲜膜直接把地漏给封了起来。
香港大多数居民楼采用的都是这种U型聚水器,水封干涸的也有不少,为啥偏偏E栋的毒性这么大。
调查人员继续追根溯源,发现E座4楼污水排气管有一道裂缝。
污水排气管主要作用是平衡主污水管和分支污水管之间的气压。出现裂缝后,含有病毒的污水点滴就被喷出了天井,在气压的作用下形成了烟雾效应,数分钟内便可进入通风系统。
你平时在楼顶看到的这玩意,就是天井。
病毒从天井泄露后,整栋楼,甚至对面的那栋楼,都倒霉了。
因为凶名赫赫,香港淘大花园E座的房价至今都远低于周边,甚至低于隔壁的F座,差价高达20%以上。
天井的主要作用就是给厨卫空间换气,可以沟通全栋房间的气体,偶尔造成“串昧儿”的情况并不罕见。
针对这种情况,解决办法也很简单,这种顺着通风管道跑来跑去的病毒,含量很低,远低于近距离飞沫传播。
只要注意房间定期消毒,让自己和病毒无法长期接触,同时远离天井出风口,就不会有事。
非典病毒可以通过粪便,沿污水管道传播。
根据2月1日的最新发现,新冠病毒,同样具有这个能力。
大部分人都不会被粪口传播,但这种污水管传播的能力,防不胜防,要特别注意。
所以,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间,大家轻易不要上楼顶的天台,远离天井。
同时,距离楼顶出风口较近的两三个楼层,甚至对面楼栋的高楼层,轻易都不要开窗,以防天井口涌出的病毒顺强风飘落。
关于新冠肺炎的传播手段,对此我们采访专家,带你了解病毒的传播机制,以便更针对性预防。
受访专家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教授杨占秋
病毒传播正在”加速“
我们生活的世界,联系得越来越频繁密切,疾病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病毒可以通过交通工具,在几十个小时内被带往全世界,有时候,只需要通过一个小小的喷嚏,就能使整片区域被感染。
看视频,了解病毒传播“加速”的过程↓
(视频来源:TEDEd)
9种传播途径,各有应对办法
病毒的传播机制直接决定着病毒传染强度的大小,下面这8种常见的病毒传播途径,各有预防和应对要点。
呼吸道传播
戴好口罩
_呼吸道传播主要靠空气,在病人呼气、喷嚏、咳嗽或说话时,含有病毒的空气飞沫进入环境,其他人由鼻、口吸入呼吸道继而感染。
新冠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都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飞沫传播
飞沫体积较大,传播距离在1米左右,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悬浮,只累及传染源周围的密切接触者。但需要注意飞沫也可能进入眼睛。
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指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空气中微粒无处不在。病毒混杂于含有飞沫核的气溶胶内,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较长,但病毒浓度比大飞沫要低。
在通风条件不好的狭小空间内,如电梯、飞机等,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感染的风险会明显增大。在户外或通风较好的环境中,病毒很快被稀释。
尘埃传播
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分泌物掉落地面,干燥后可形成尘埃,人在走路时可能会把地面上的病原体带起。因此去病毒浓度较大的场所,医院时,鞋子可能会沾上病毒颗粒。
防呼吸道传播最有效的是远离传染源,疫情时远离人多场所。去人多的地方务必戴上口罩,少在封闭狭小的空间停留,屋内多通风。
_接触传播
别摸口鼻
_常见通过接触传播的病毒有疱疹病毒、多种肠道传染病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及新冠病毒等。
直接接触传播
病毒从传染源直接传播至易感者合适的侵入部位,如接吻、握手。
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被污染物品所造成的传播,如毛巾、餐具、门把手、电梯按键等,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防接触传播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毛巾,使用公筷公勺;加强传染源管理,严格消毒制度。
家中如果有病毒感染者,病人的用品应戴塑胶手套接触,包括污染的口罩、床单、衣物、器皿等。
_消化道道传播
认真洗手
_食物传播
病毒通过食物或水的途径进行传染。
粪口传播
病毒从大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的饮食、用具、手和苍蝇传播进入人体消化道。一般粪口传播在密闭场所中,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防治消化道传播,日常记得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水果和蔬菜食用前认真清洗。家中有腹泻患者,应及时用消毒剂清洗被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
_血液传播
安全注射
_大部分病毒都可通过血液传播,当病毒藏身于血液中,凡能够有机会接触血液的,如通过共用注射器、输液或皮肤外伤等途径,就有可能造成感染。
避免血液传播,要注意用血和输血安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避免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卫生用品。
做美容、整形、针灸、口腔保健医疗延伸项目或纹身、穿耳洞等,要到消毒彻底的正规场所。
_性传播
做好清洁
_性传播指含有病毒的分泌物直接接触生殖器黏膜从而引起感染,常见的有单纯疱疹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传染性软疣病毒、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注意正确使用安全套,洁身自好,避免不洁性行为。此外,部分病毒可通过疫苗接种预防。
_母婴传播
重视产检
_垂直传播专指母婴传播,很多病毒都可通过垂直方式由母体传染给胎(婴)儿。例如,乙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艾滋病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做好孕检和产检,及时治疗自身相关疾病。此外,孕期可实施药物阻断,对新生儿进行联合免疫,哺乳期实施人工喂养。
_蚊虫叮咬
做杀灭工作
_蚊虫叮咬一般传播血液类传染病。据研究,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白蛉、蜱、虻、蚋和螨等节肢动物也可传播病毒。
日常特别是外出旅游,要注意做好灭蚊措施,对于家畜家禽养殖场所也要做好相应的灭蚊工作。
_动物咬伤
接种疫苗
_犬、猫等通过咬伤或抓伤可能传播狂犬病,啮齿类动物咬伤可能传播汉他病毒。
记得为宠物接种疫苗,被动物咬伤后要及时接种注射狂犬病疫苗。避免接近鼠类及鼠穴。▲
接触传播
手机传播
_外出归来手机要消毒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表示,手机是高频接触的物品,确实要加强对它的清洁和消毒,每次外出回到家之后,可以关闭手机电源,等手机彻底冷却之后,蘸取适量的75%酒精,或者使用消毒纸巾等擦拭手机表面,并做好手卫生。
大家对于自身防护很重视,手机短信也天天提醒: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洁、多运动、不外出、不串门、不扎堆、不聚餐。
到处宣传提醒内容都没有写明注重手机卫生,我们更是没有重视。外出玩手机,回家坐下来第一件事情玩手机,有些人就连上厕所都离不开手机。
之前有调查显示手机每平方厘米就驻扎了12万个细菌,按照这样推算,整部手机起码有上百万个细菌。
专家同时解答了其他注意事项:
日常生活不需要对鞋底进行消毒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新冠病毒主要是靠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飞沫沉降到地面后,鞋子即使有可能沾染到,病毒量也非常少,所以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对鞋底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即可。
红外测温仪测量脖子手腕更准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体温筛检是此次疫情中排查可疑病例的一个手段,使用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保证示数准确,在不同部位进行测量结果会有略微差别,属于正常现象。
因为冬春季气温较低,测量仪在使用之前应进行校准,尤其是测量从室外进入室内的人员,或者在室外使用的时候,建议测量衣服或围巾覆盖的皮肤,比如手腕或脖子,这样能使得到的数字更准确。测量仪不需要接触皮肤就能测出体温。空气净化器不一定能过滤掉病毒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目前市场上比较常用的空气净化器是由风机和过滤装置组成,风机是将家里空气吸入,过滤装置是通过吸附把各种污染物过滤掉,再把过滤后的空气排出,所以这种空气净化器主要适用于去除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但它的产品标准里面并没有对病毒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有杀灭滤的要求,所以空气净化器不一定能过滤掉病毒。
建议一般的家庭还是每日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开窗通风时应该注意室内外温差大而引起感冒的风险。
既然知道了,马上行动起来,先把这则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