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主任谈带状疱疹:指南实战篇
作者:医院皮肤科汪家贵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
一带状疱疹与水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初次感染人体,引起水痘或呈隐形感染,愈合后残余的病毒潜伏于脊神经后根或脑神经的神经节中,当特异性的细胞免疫下降时,病毒重新活动发生带状疱疹。
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惟一宿主。带状疱疹皮损处含高浓度的病毒,可经空气传播,导致易感者发生水痘。带状疱疹比水痘传染性低,只在出疹后至皮损结痂前有传染性,在潜伏状态中是不传染,遮盖皮损后,传染性会下降。
易感者:孕妇、孕妇、28周出生的婴儿或体重g的婴儿、免疫缺陷患者。
二临床表现
典型带状疱疹诊断不难:多数簇集性的水疱呈带状排列,单侧分布不越过躯干躯体中线,伴有神经痛。
治疗例,发于头面部57例,躯干部例、四肢85例,会阴部12例。
三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缓解急性期疼痛,限制皮损的扩散,缩短皮损持续时间,预防或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及其它急性或慢性并发症。
三治疗路径
(一)抗病毒治疗
指征
时机:系统性抗病毒治疗应尽可能在皮肤症状出现后的48至72小时内开始,即使在症状出现后的72小时后给药,抗病毒药仍然对预防PHN有益。
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0.4g每日5次*7天口服;5mg/kg/q8h*7天静滴
伐昔洛韦:0.3g每日2次*7天口服
泛昔洛韦:0.25g每日3次*7天口服
阿昔洛韦静滴前急查肾功能、静滴时间大于1小时,多饮水。肾功能受损患者3种药物均应减量。
(二)神经痛的治疗
应采用阶梯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个体化差异及药物不良反应。必要时应就诊于疼痛门诊。
第一步:非甾体类镇痛药,如:扑热息痛。
第二步:加服低效力的麻醉性镇痛药,如:曲马多
第三步:还可给予高效力的中枢阿片样物质,如:口服吗啡。最后一步适用于对基本治疗方法反应不佳的患者。
对严重的神经痛,可以将步骤1或步骤2联合一种抗癫痫药,如:加巴喷丁。抗癫痫药能减轻针刺样痛,但对持续性疼痛无效。
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尤其对老年患者而言,阿米替林是治疗PHN的标准疗法,6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可从25mg起始,在2-3周内逐渐增至50-75mg。
除口服药物外,还可局部外用利多卡因凝胶治疗带状疱疹急性疼痛及PHN,使用方便,且无全身不良反应。
(三)糖皮质激素应用
多数认为在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早期的治疗中,系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症过程,缩短急性疼痛的持续时间和皮损愈合时间,但对慢性疼痛(PHN)基本无效。
在没有系统性抗病毒治疗时不推荐单独使用皮质激素。强的松30mg/日*7天(签激素使用告知书)。
对50岁以上、相对健康的局部带状疱疹患者,抗病毒药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局部治疗
局部可以用3%硼酸溶液或冷水湿敷进行干燥和消毒,每日敷数次,每次15-20分钟。疱疹未破时可涂炉甘石洗剂,在后期,可以外用聚维酮碘、呋喃西林溶液湿敷,去除结痂,预防继发感染。
药墨应用:新安中医素有“药墨”治病传统,目前皖南民间依然存在“画符治蛇串疮”的习俗,”画符“是一种仪式,起到心理慰籍作用,用于”画符“的药墨则具有止痛,促进疱疹干涸功效。
(五)物理治疗
紫外线,半导体激光、氦氖激光照射等均可作为带状疱疹的辅助治疗方案方法。
“皖南皮肤科交流”文章,欢迎投稿!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上一篇:皮肤科主任谈足癣:科普篇
上一篇:皮肤科主任谈手足癣:指南配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