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医生的事儿,

最近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这两个小妖精

可谓是赚足了流量

无论是微博、朋友圈

还是后台的咨询

小U分分钟感觉被这两个网红给刷屏了

大家也都津津乐道于

这两个网红传染病之间的区别

比如——

「三分钟教你区分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啦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的几点小差异」啦

等等……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

这两种网红传染病实在是太相似啦!

其实不仅是症状相似

这两种疾病的预防上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所以小U今天决定来跟大家

好好扒一扒

这两种网红疾病的相似之处!

01

惊天八卦

两种网红传染病竟如此相似!

1

相似点一:网红竟是姐妹花,出自相似感染源

相似感染源: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均可由A组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它包括CV-A(4-7、10、16)及EV71等,此两种疾病暴发时往往由多种肠道病毒共同流行,导致临床上难以区分皮疹是由哪种肠道病毒引起。

另外,在年《WHO手足口病临床管理与公共卫生应对指南》中,已明确指出应将疱疹性咽峡炎纳入手足口病临床管理路径中。

2

相似点二:想红的心思差不多,流行病学依据也相似

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粪口传播和呼吸道传播

传播能力: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

人群易感性和季节性: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在托幼机构等儿童聚集场所易引发聚集性发病。

3

相似点三:让人眼花又脸盲,症状相似难辨别

部分手足口病只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始终没有出现皮疹。

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版)明确指出: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临床专家推荐:没有出现皮疹仅有口腔疱疹建议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如果有口腔疱疹,又在手、足、臀等部位出现了皮疹,建议诊断为手足口病。不过这种鉴别意义不大,专家建议治疗过程同样对待处理。

4

相似点四:拒绝刷屏?这些预防措施一箭双雕

预防措施:勤通风、晒衣被、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环境消毒、病例隔离

护理和治疗:都要注意休息,患病期间不去人多公共场合,对症治疗,多喝开水,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知道了这两种网红疾病的相似点

对于宝爸宝妈来说

最重要的就是预防控制啦

特别是夏秋季疾病高发期

做好这些细节

可以使宝宝避免感染

把两只想红的小妖精狠狠打入冷宫~

02

想红没那么容易

防控需要做好这些细节!

1

家庭内预防控制细节

常规:经常开窗通风,注意时常保持清洁卫生,注意食品卫生,坚持锻炼身体。

细节:

1.每周定期清洁孩子玩具。

2.培养回家第一件事是洗手的习惯。

3.时常注意观察家庭每一个人的足部健康状况(成人的隐形感染)。

2

课外培训机构预防控制细节

常规:挑选环境卫生好的课外培训机构。

细节:

1.留意培训机构的场所是否有专人负责清洁,尤其是卫生间和洗手池。

2.是否有专人对孩子的健康询问和观察。

3.问一下自己,孩子不舒服的情况下是否仍然坚持带他去培训机构。

3

外出预防控制细节

常规:注意孩子身体状况,观察冷暖情况,随时注意手卫生。

细节:

1.外出旅游时备一瓶洗手液。

2.去医院等高危场所注意给孩子做一些简单的防护。

3.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远离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参考资料:

1.《实用儿科学(第8版)》

2.WHO官方网站

3.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版)》

4.卫生部《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版)》

5.卫健委《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年版)》

撰稿:传染病防治科王勇

审稿:朱渭萍郝莉鹏

编辑:U编辑部

听说……长的好看的人都在点赞长的好看又有才的人都在转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vwe.com/jbzd/11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