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渐低,天气转凉,早晚温差较大,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最常见的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赛罕区第三幼儿园将与家长们一起高度重视,共同防范细菌和病毒入侵,呵护孩子身体健康。现将秋冬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方法分享给大家!
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
新冠肺炎
目前还是新冠肺炎防控阶段,新冠传播途径及症状同流感类似,传染力及致病力更强,需要高度警惕。
诺如病毒
秋冬季转换的时候正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期,诺如病毒是一种能引起急性胃肠炎的病毒,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具有高度传染性。它主要是通过粪口、气溶胶等方式传播。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和疫苗。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水产、生鲜,应保证彻底煮熟再吃。
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全年均有发病,4-7月,9-11月相对突出。通过飞沫、直接接触患者或间接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传播。以发热、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出疹常见于手心、足心、口腔等部位,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
水痘
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流行性腮腺炎
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流行性脑膜炎
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本病主要经由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
其他肠道传染病
有些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病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如痢疾杆菌在许多食物中的生存时间较长,伤寒杆菌在0℃以下时仍可存活1个月,甲型肝炎病毒在-20℃的低温条件下仍可存活。
预防方法
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勤洗手,保持卫生整洁
多喝水,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多吃蔬菜水果,合理膳食,增加营养
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空气流通慢的场所长时间逗留
出门佩戴口罩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温馨提示:
1.秋冬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2.如果孩子确诊为手足口病、流感、水痘、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请您立即与孩子班级教师联系。3.如患传染病,需居家休息,待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医院开具复课证明。4.建议孩子上下学途中戴好口罩,并给孩子适当添衣,防寒保暖。5.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给孩子每周剪指甲。
图文:塔娜
编辑:赵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