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
锦鲤疱疹病毒(疱疹病毒Ⅲ型)。
二、流行病学
该病最早发现在北方地区,目前多省都见报道,最适水温23--27℃,其发病水温24--28℃,当水温超过30℃不在发病。
三、病症
刚开始发病,池塘出现鲤鱼零星死亡,未见任何症状,很容易被忽视,鲤鱼死后,鳃会被其他鱼吃掉,更不容易被发现,有的养殖户以为是寄生虫或细菌性引起,使用杀虫剂、消毒剂后出现大量死亡,当发现池塘进水口和浅水处有鲤鱼慢游时,就开始暴发死亡,鱼种塘从发病2—3天死亡率可达80%以上,发病急,死亡量大,具有专一性,只危害鲤鱼和锦鲤,同塘的其他品种均不发病,病鱼眼球凹陷,头部萎缩,头和背部发黑,尤其头部最明显,体表无其它病症,发病初期,鳃部粘液增多,和正常鳃没多大区别,眼睛凹陷也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眼睛凹陷明显,鳃片局部坏死呈白色,多在鳃丝根部和最里层的鳃片上,要仔细观察,解剖鱼,多有脂肪肝,肝脏有出血点,肠道发红。病鱼的头和背部发黑,病鱼眼球凹陷,头部萎缩,发病初期,鳃部粘液增多,和正常鳃没多大区别,眼睛凹陷也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眼睛凹陷明显,鳃片局部坏死呈白色,多在鳃丝根部和最里层的鳃片上,要仔细观察,解剖鱼,多有脂肪肝,肝脏有出血点,肠道发红。鳃片局部坏死呈白色,多在鳃丝根部和最里层的鳃片上。
四、发病原因
高密度饲养,并长期大量投喂高蛋白饲料,导致鱼生长过快,免疫低下,体质差;同时水质长期处于不良状态,尤其是亚硝酸盐长期超标的池塘更容易发病。
五、预防
1、定期泼洒益生菌(液),高活力芽孢乳调节水质,泡腾碘+清凉型底改改良底质,保持池塘水体良好状态;
2、合理使用增氧机,特别是晴天中午一定要坚持开机2-3小时,减少底部氧债;
3、合理投放鱼种数量,合理投喂饲料,不盲目追求生长速度;
4、定期内服“每日活菌”、“保肝安”保肝护肝,内服“鱼肥素”提高鱼的免疫力。
六、治疗办法
该病目前没有专用药物能治疗,只能采取措施减少死亡。发病后首先一定要停料,一定不能加注新水,不能盲目使用杀虫药和消毒药,发病后鱼的体质差,使用药物只能加重死亡。对水体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超标的池塘,前期杀虫剂、消毒剂及抗生素使用过多的池塘,以及鱼类已大批量死亡的池塘。
第一套方案:多效三黄用开水煮一包1.5亩到2亩每米水深外泼,连用两天,内服多效三黄+败毒消+氟苯尼考粉连喂五天。
第二套方案:外泼疱疹2号一瓶两亩,连用两天,内服疱疹一号+败毒消+保肝安+多效三黄连喂五到七天。
更多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