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婴幼儿带状疱疹6例

白癜风专病专治 http://pf.39.net/xwdt/171005/5740834.html

婴幼儿带状疱疹6例

刘阿丽,朱世豪

作者单位:南阳,河医院皮肤科,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作者简介:刘阿丽,女,新乡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临床资料

6例带状疱疹均为年5月—年9月我科门诊诊治患儿。其中女5例、男1例。年龄分别为5个月(例1)、8个月(例2)、1岁(例3)、2岁(例4)、3岁(例5、例6)。病程3~5d,皮损均表现为红斑、呈簇集水疱,单侧带状分布,例4、5、6患儿偶尔有搔抓拍打皮损处的行为,均无发热及明显全身症状。患儿既往体健,均无水痘病史。例1患儿母亲在围生期曾患上呼吸道感染和泪囊炎,已愈;例6患儿母亲在4个月前曾患带状疱疹,已愈,余无其他感染和传染病史及接触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均为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发育正常,按时预防接种,无水痘疫苗接种史。父母非近亲结婚。

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损分别分布在头面部、耳部、臀部、上下肢及腰部(图1)。

实验室检查

例1和例3患儿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分别为11.70×g/L和6.84×g/L[正常值(4~10)×g/L],血红蛋白值分别为g/L和72g/L(~g/L),淋巴细胞比率分别为:0.%和0.%(0.2%~0.4%)。其余4例患儿血常规基本正常。疱液单纯疱疹病毒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均阴性。

治疗及随访

治疗:例1、2、3患儿给予利巴韦林口服液10mg/(kg·d)每日分3次口服,共3d;同时有贫血者给予乳酸亚铁口服液纠正贫血。例4、5、6患儿给予阿昔洛韦片20mg/(kg·d),每日分4次口服,共5d;氯雷他定颗粒剂5mg每日1次冲服,共3d。6例患儿均同时服用板蓝根颗粒剂3g每日3次冲服,共7d。

皮损处理:无菌棉签或无菌脱脂棉球蘸取适量液氮点触式轻擦拭红斑、水疱处,手法轻柔,擦拭以皮损周围皮肤不结霜为度,操作过程中当患儿诉疼痛或哭闹剧烈时,停擦拭改用液氮气体冷喷,每次治疗3min,间隔30min可重复1次,重复次数≤2次。除例6患儿复诊2次,共作3次液氮处理外,其他患儿均作1次液氮治疗。所有患儿治疗后每日依次涂抹复方紫草油、阿昔洛韦软膏和益康唑曲安奈德乳膏。

门诊及患儿平均2~3d病情得以控制,无新发皮损,原皮损处干燥结痂呈暗红色;7~15d皮损全部消退,脱痂处留红色斑疹;1个月后均未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成人多见,婴幼儿偶发。带状疱疹的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年龄愈小发病率愈低:<45岁时,每年的发病率<1/;>75岁人群发病率则增加至4倍以上。分析婴幼儿发生带状疱疹的可能原因为:①>6个月<1岁的婴儿对VZV特异性免疫反应较低下;②未患过水痘的婴幼儿与成人带状疱疹感染者接触,可能会增加其发生水痘或造成隐性感染VZV的风险;③本组患儿皮损分布多在耳部区,这可能与婴幼儿耳部结构及神经尚未发育完善、易致病毒侵入有关。本组患儿根据临床典型皮损表现、和单纯疱疹病毒PCR检测的排它试验,带状疱疹诊断明确。

DOI:10./sypfbxzz.-.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10(4):-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杂志原文!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订阅方式:①邮局订阅(适用于单位或图书馆统一征订)。全国邮发代号:2-。②编辑部直接订阅(适用于单位批量或个人订阅)。通过邮局汇款至“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编辑部”注明订阅数量、邮寄地址,并请致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vwe.com/jbzd/12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