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爆发孩子有这4

"

最近气温转凉,昼夜温差逐渐加大,不少秋冬季节性幼儿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其中,手足口病就是一种发病急、传播快,甚至可能致命的幼儿传染病!

不少家长表示,之前以为手足口病只是春夏季高发,秋天总可以安心了吧,没想到秋季的到来,又迎来了手足口病的高峰期!

"手足口病

如何护理和预防?

一般治疗

如果孩子没有出现前面提到的精神差、肢体抖动、心率加快等危险信号,属于普通型手足口病,那么门诊治疗即可。

目前没有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新版指南指出,体温超过38.5℃者,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或应用退热药物治疗。

日常护理和预防

●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注意手卫生,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经常清洁和消毒(含氯消毒剂)常接触的物品,如玩具、家具等。

●用一次性毛巾或纸巾清理患儿鼻咽分泌物、呕吐物等。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勿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如果家里的玩具、衣物等受污染,可选择含氯的消毒液进行消毒。

除此之外,“手足口病”还有三个“好兄弟”非常容易搞混,爸爸妈妈们也需要了解。

手足口

疱疹性咽峡炎

如何护理和预防?

一般治疗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单饮食,做好口腔护理。吞咽困难者短期予静脉输液支持。

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解热镇痛药和/或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咽痛明显者可局部使用口腔喷雾剂。

日常护理和预防

●多喝凉水

对已患病的孩子可鼓励多喝凉水。凉水有镇痛的作用,逐渐把创面冲刷干净,不感染了,好的会更快。

●清淡饮食

疾病症状表现出口腔疼痛明显,孩子大多有拒食现象。建议多吃点清淡流质食物,比如稀饭。等病情好转后可食用煮烂的面条。

●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包括有温水擦浴、冰块冷敷等。不论采用何种降温方法,都应同时在足心置热水袋,可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

鉴于症状轻重,手足口还有并发症的风险,如果孩子有以下4种情况,建议尽快就医:

01

宝宝持续高热

出现持续高热,温度39℃超过24小时,或者已经给宝宝吃了退热药但是体温还是下降不明显。

02

咽痛无法进食导致脱水

有的宝宝咽痛明显,喝不下水也吃不了东西,导致脱水严重(眼窝深陷、嘴唇干裂、精神萎靡,且在清醒状态下6小时以上没有排尿)。

03

体温正常的时候精神状态差

如果在孩子体温恢复正常的时候,还是精神很差,比如嗜睡、很长时间不吃东西、烦躁,甚至连哭闹都没有力气的时候,建议带宝宝去就诊。

04

出现肢体抖动、呼吸增快、口唇发青等情况

如果孩子出现惊跳(四肢抖动),肌肉抽动或震颤、呕吐、皮肤发花、面色苍白、口唇发青、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等情况,医院了。

此外,呼吸增快也要及时就医,因为手足口病出现心肺功能衰竭时呼吸会增快。

4个方法有效预防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通过粪口和呼吸道传染,预防方法类似。

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都要用肥皂或含氯洗手液,用流动的水给孩子洗手。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换尿布、处理粪便后也要洗手。

注意孩子用品及环境卫生:孩子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消毒;奶瓶、奶嘴及餐具使用前充分清洗、消毒;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密集公共场所:不管疱疹性咽峡炎还是手足口,病症消失后还会持续有1~2周的后续传染期,高发季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密集公共场所。

及时接种手足口疫苗:疱疹性咽峡炎没有疫苗,手足口可以接种二类疫苗EV71疫苗,对肠道病毒71型(也是最危重症的一型)感染的保护率达90%以上,6个月至5岁的孩子可以选择接种。

天凉,宝宝怎么穿衣?怎么盖被最好?可别等娃病了才后悔!

一到秋季宝宝就感冒?别着急吃药!只用这几招,医生都说好!产后啪啪啪不舒服?是你没做好这件事!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解答育儿难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vwe.com/jbzd/12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