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常见多发传染病,你准备好预防了吗

轻度白癜风能治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01/5738348.html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知不觉到了开学季。开学的集体生活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集体上课、集体用餐、集体作息,敲响了疫情防护的警钟。同时,秋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气温变化较大,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发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常见的传染病以及应当如何预防。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1.临床特点: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一般表现为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2.流行病学特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也就是可以通过说话、咳嗽或打喷嚏等方式传播病毒,所以拥挤和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会加速病毒的传播。还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在我市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的流行季节,最高峰一般在每年12月至次年1月左右。

3.预防措施:

①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以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我市每年流感疫苗最佳接种时期为9-11月份。流感疫苗属于第二类疫苗,由公民自费、自愿接种。

②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特别在触摸口、鼻或眼之前,或触摸扶手或门把手等公共设施之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之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口鼻等部位。均衡营养,规律作息,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抗病能力。

③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应每天开窗换气,特别是宿舍、教室等人群聚集场所。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举办大型集体活动,避免前往人多拥挤或空气流通欠佳的公共场所。

④如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应及早就医、注意休息,建议隔离至体温恢复正常且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后48小时。

水痘

1.临床特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前驱期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全身不适、咽痛、咳嗽等症状,起病后数小时,或在1-2天内即可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的皮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合并脑炎、肺炎、脓毒血症。

2.流行病学特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疱疹的疱浆而传染。传染期为发病前1-2天至疱疹完全结痂脱落为止,且不少于14天。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高发。

3.预防措施:

①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措施。水痘疫苗属于第二类疫苗,由市民自费、自愿接种。对水痘患者周围易感者可以进行应急接种,在暴露后5天内完成,越早越好,可有效降低水痘暴发流行发生率。

②接触患者后要彻底洗手。其他预防措施同流感②、③。

③水痘患者应尽早隔离,隔离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脱落为止。

诺如病毒感染

1.临床特点: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呕吐,还常有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发病以轻症为主。

2.流行病学特征:全年均可发生,我市的流行高峰在11月至次年3月。可通过粪口途径(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或水;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都可以引起发病。

3.预防措施:

①注意食品卫生,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加强食品安全和水安全管理。

②远离呕吐物。

③勤洗手,养成正确的洗手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标准洗手程序。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④诺如如病毒感染患者应及早隔离,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且不少于7天。

与新冠病毒感染的鉴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无肺炎表现。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以上秋冬季常见传染病均应与新冠病毒感染相鉴别。一旦出现相似临床表现,医院进行排查,由专业医生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特征、病原学检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基因测序)、血清学检查(新冠病毒特异性IgM抗体、IgG抗体)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参考资料:

1.《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号)

2.《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技术指南》(国卫通年16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vwe.com/jbzd/12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