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ldquo蛇rdquo

  带状孢疹是由水痘——带状孢疹病毒(VZV)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为特征。多见于成人,中医称为“缠腰火丹”。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蛇”。

  人是VZV的唯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隐性感染,病毒潜伏于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病后虚弱或恶性肿瘤等,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下行,导致所支配区域皮肤内复制,产生红斑、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本病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所以很少再发。

  带状孢疹的治疗主要有以下方法:1、局部治疗。2、抗病毒药物。3、糖皮质激素或复方甘草酸苷4、消炎止痛。5、局部理疗。6、中医中药。7、泛发严重病例:除上述措施外,还应注意支持疗法,防止细菌感染。

  带状孢疹是我们皮肤科最常见病之一,但是,其诊治常常会存在误区,特别是发病前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经常会漏诊、错诊,导致治疗不及时,延误病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下面我就将我近来在日常工作中收集的几个病例进行分享,抛砖引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病例一:患者女,84岁,因胸背部疼痛2天,当地卫生所诊断为“肋间神经痛”,予外敷药治疗,症状加重,遂到我科诊治,诊断为“带状疱疹”。

病例二:患者,男,38岁,因腰疼在小门诊诊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予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治疗,效果差,遂来我科求诊,诊断为“带状疱疹”,并治疗,疗效好。

病例三:患者,女,49岁,因腹胀腹痛曾在某门诊诊治,诊断为“胃肠炎”,予消炎护胃、解痉止痛对症治疗,症状无缓解,反加重,痛不能眠。

  遂由人介绍到我科诊治,诊断为“带状疱疹”,并予治疗。经过抗病毒,对症,中医中药治疗,痊愈。

撰稿人:李国泉

摄 影:李国泉,张东媚

审 稿:梁 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vwe.com/jbzd/13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