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常识科普第六单元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卫生常识科普

第六单元预防传染病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暴发与流行,本期特推出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以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维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一、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传染性强,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临床表现为畏寒、高热、头痛、咽痛等全身症状。

预防措施: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根据季节变化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均衡饮食,充分休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流行季节,避免到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二、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发病一到两天后出现耳部疼痛,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

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人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出疹前常有发热、头痛等前驱症状,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液初为透明,后混浊,继发感染可呈脓性。

预防措施:通风是学校预防水痘的最科学、最经济的方法。每天晨午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

四、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患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预防措施:保持教室的通风换气,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

七、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且传播力很强。呕吐、腹泻是诺如病毒感染的常见临床症状,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可伴随发热、恶心、全身酸痛。

预防措施: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撰稿:崔英霞

图片:崔英霞

审核:孙崴

制作:李晓晴

昌平一中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vwe.com/jbzd/13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