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课堂带状疱疹的中医辩证治疗

带状疱疹的中医辩证治疗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发急骤的皮疹疾病,成人患者居多,春秋季节多见。发病前期,患者常有低热、乏力症状,发病部位多为胸腹腰部一侧,少数患者发生于头部,病发前该部位均会出现疼痛、烧灼感;若是三叉神经带状疱疹,还可出现牙痛。本病有自限性,病程通常为2-3周,老年人3-4周,部分患者可留下后遗神经痛。

01

带状疱疹的病因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带状疱疹的病发原因,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儿童对水痘疱疹病毒无免疫力,因此极易被感染,并发生水痘。部分感染水痘疱疹病毒的患者并不出现水痘,是因为水痘疱疹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人的抵抗力低下(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便伺机生长繁殖,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感染,形成疱状皮疹。

  

02

带状疱疹的主要特点

带状疱疹先是积聚排列成带状,沿神经分布,呈单侧性,一般不超过体表的正中线。时而也会出现不规则带状分布的情况,在胸腹、腰背等发生,局部皮肤有灼热感,常伴有神经痛。患者通常会感到全身乏力,饮食不佳,轻度发烧,很快发病部位感觉灼热,时而疼痛时而发痒。临床数据显示,带状疱疹最常见为胸腹或腰部带状疱疹,约占整个病变的70%,皮疹通常以单侧性节段分布和集簇性带状组成;其次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约占20%,该类患者以60岁以上中老年人居多。所有患者均伴有神经疼痛,且年龄愈大,神经痛感愈重。并且发病率亦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   

03

带状疱疹的症状特征

  带状疱疹一开始的时候会出现疼痛、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发热一般不会超过38度,然后在疼痛的部位会出现红斑,红斑之上慢慢的出现水疱,在水疱的部位会出现针刺一样的疼痛感,然后红斑逐渐的全部转变成为水疱,这些水疱会沿着神经分布,一般水疱会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全部出现,随着水疱的出现疼痛逐渐的减轻,水疱会慢慢的凹陷,颜色变得暗淡,然后就结痂,如果没有炎症的出现水疱在三周左右的时间内就可以完全的消失。除了典型的皮疹症状外,神经痛是带状疱疹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疼痛的轻重程度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神经痛与皮疹的严重程度没有关系,与患者的年龄具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儿童疼痛比较轻,而老年人疼痛会比较剧烈,甚至是难以忍受,有很多老年人这种疼痛在皮疹消失后还会持续数月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04

带状疱疹的

中医辩证及治疗

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或‘’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堆的水疱,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该病好发于春秋季节,以成年人居多,常发于腰肋部、胸部、头面部,一般发生于身体单侧(不超过身体正中线),皮损红色,皮疹为红斑丘疹,大小如针尖到黄豆不等的簇集状水疱。水疱堆积如串珠,聚集一处或多处排列成带状,局部多伴有皮肤灼热之刺痛感。轻症患者仅有瘙痒感,同时伴有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重症患者则皮损鲜红,水痘丰满,疼痛剧烈。

根据带状疱疹的发病特征,中医通过辩证分析,将其分为先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再通过进一步的辩证做出具体诊断,将先期发病定为“热盛型”,中期发病定为“湿盛型”,后期发病定为“后遗症型”。

01

前期(即热胜湿型带状疱疹)

症状表现:皮疹鲜红,水疱丰满,灼热刺痛,口苦咽干,大便秘,小便短赤,心烦易怒。舌脉察诊:舌质红、舌苔薄黄或白,脉象弦滑。辩证诊断:肝胆热盛,肝经郁热,湿邪毒发治疗法则:清热、凉血、解毒、止痛、舒肝

治疗方法:

(1)内服汤药:蒲公英、生地各15克,龙胆草、柴胡、连翘、栀子、元胡、泽泻各9克。每天一副,三煎合兑,分二次饮。症状较严重者,可同时配合服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2)外敷药物:二味拔毒散膏,直接敷患处(若买不到成品,可自行调配:明雄黄、生明矾各30克,疼痛严重者,加全蝎10克,共同研磨成细粉,鸡蛋清调匀涂抹患处,每天一次)。

02

中期(即湿胜热型带状疱疹)

症状表现:皮损轻微,肤色浅淡,疼痛减轻,疱壁松弛易破,伴有食少腹胀或大便溏粘。舌脉察诊:舌质淡,舌苔白,脉象沉缓。辩证诊断:脾虚肝郁,余毒湿热治疗法则:健脾疏肝,解毒利湿

治疗方法:

(1)内服汤药:车前子12克;党参、白术、厚朴、黄柏、萆薢、元胡、郁金各9克;陈皮6克。每天一副,三煎合兑,分二次饮。

(2)外用药物:京万红软膏搽抹患处,每天2~3次

03

后期(带状疱疹后遗症疼痛)

症状表现:皮疹或皮损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甚至放射到附近部位,每遇阴天疼痛加剧,夜间疼痛犹甚。舌脉诊察:舌质暗,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辩证诊断:余毒未解入营阻络,正邪相博气滞血瘀治疗法则:补气活血,搜络驱邪,解毒止痛

治疗方剂:

黄芪45克;白芍、生甘草各30克;络石藤、忍冬藤、柴胡、桔梗各20克;鸡血藤、元胡、地龙各15克;赤芍、麦冬、川芎、天钉各12克;栀子、枳实、乳香、没药、桃仁、麻黄、黄芩各9克;露蜂房、红花、郁金、全蝎各6克;细辛5克;蜈蚣3条每天一副,三煎合兑,分3?4次饮

注明:上方中全蝎、蜈蚣二药不入煎剂,均研成细面,以药汤冲服。

以上所讲内容,就是中药关于带状疱疹的辩证治疗。在此需要提示的是,如果带状疱疹患者在发病同时并发其它明显的基础病症,请不要盲目自行服用药物治疗,应当咨询或寻求专业医生进行诊断治疗,也可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vwe.com/jbzd/13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