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炎SUN新分类标准第2期单纯疱

编者按

单纯疱疹病毒(HSV)前葡萄膜炎是一种感染性前葡萄膜炎,被认为是由于病毒在眼内复制所致,通过前房穿刺取房水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检测到房水中的HSV病毒DNA。大多数为单眼发病,可表现为眼压升高,可转为慢性,30%~40%的患者中可发生HSV角膜炎(HSV角膜葡萄膜炎),或部分患者可发生单眼葡萄膜炎伴扇形虹膜萎缩而无角膜炎。在葡萄膜炎病例系列中,HSV前葡萄膜炎占全部葡萄膜炎病例的3~10%,占前葡萄膜炎病例的5~10%。正确的诊断会影响管理,因为口服抗病毒药物通常用于治疗HSV前葡萄膜炎,有些患者甚至需要慢性抑制性抗病毒药物。

HSV前葡萄膜炎的表现通常与非感染性前葡萄膜炎不同,但眼部特征可能与活动性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他前葡萄膜炎重叠,特别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前葡萄膜炎。与VZV前葡萄膜炎相比,HSV前葡萄膜炎发生在更年轻的年龄组,但年龄分布也有重叠;大多数VZV前葡萄膜炎患者伴有或近期皮肤病性带状疱疹,对其诊断有帮助;30-40%HSV前葡萄膜炎患者可见角膜炎,但在VZV前葡萄膜炎眼中3%。巨细胞病毒(CMV)前葡萄膜炎可见角膜内皮炎,硬币状结节状KP,这些在HSV葡萄膜炎通常不可见;CMV前葡萄膜炎患者的虹膜萎缩倾向于斑片状,而不是HSV和VZV前葡萄膜炎节段性萎缩。

分类标准

通过基于信息学的病例收集、基于共识的病例选择和机器学习,国际葡萄膜炎术语标准制定研究小组制定了HSV前葡萄膜炎的分类标准,见下表:

单纯疱疹病毒前葡萄膜炎患者的虹膜节段性萎缩

研究表明,HSV前葡萄膜炎分类标准误分类率较低,能很好地与其他前葡萄膜炎鉴别:巨细胞病毒前葡萄膜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前葡萄膜炎、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相关前葡萄膜炎、脊柱关节炎/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伴葡萄膜炎、Fuchs葡萄膜炎综合征、前葡萄膜炎结节性和梅毒性前葡萄膜炎。

注:分类标准不同于临床诊断标准,尽管两者都力求将错误分类降至最低,但诊断标准通常强调敏感性,而分类标准强调特异性。

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vwe.com/jbzd/139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