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中医证治荟萃

小编导读

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中医学在不同历史时期抗击热性病和传染病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在现代重大传染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古至今,描述记载传染病的著作不少,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一部!

图书

《常见传染病中医证治荟萃》

定价:45

作者:李鑫辉,刘富林 主编

开本:16开

字数:千字

页数:

装帧:平装

出版时间:年9月

ISBN号:7

内容

本书除介绍中医防治传染病的历史源流、方法与原则外,选取了临床常见及多发传染病进行阐述,尤其是临床举要、医案精选、简方治疗及其他疗法部分,临床实用性强,对临床防治传染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书是一部中医防治传染病的临床专著,不仅适合广大中医医疗工作者临床、教学、科研使用,也适合基层社区医疗工作者参考应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传染病概述

第二节传染病中医防治发展源流

第三节传染病常用中医辨证方法

第四节传染病中医预防治疗原则

第二章呼吸道传染病中医证治

第一节流行性感冒

第二节麻疹

第三节风疹

第四节水痘

第五节流行性腮腺炎

第六节肺结核

第七节百日咳

第八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九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第十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第十一节单纯性疱疹

……

试读

 第四节水痘

  一、概述

  水痘,是以皮肤出现斑疹、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疮疹论》中说:“其疮皮薄,如水疱,破即易干者,谓之水痘。”指出了水痘疱疹的证候特征。因其疱疹形状椭圆如豆,疱液如水,色泽明亮,故称水痘。在水痘疾病过程中,由于疱疹的形状不相同,又有“水花”“水疮”“水疱”等别名,现统一称为“水痘”。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水痘的诊断依据主要为:①本病多有潜伏期,常在发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触病史。②疾病初起有发热、流涕、咳嗽、不思饮食等症,发热大多不高。③皮疹常在1-2日内出现,于头、面、发际及全身其他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较多,四肢部位较少。④皮疹出现后,很快变成疱疹,大小不一,内含水液,疱液充盈,多为清亮,疱周可见红晕,肌肤瘙痒,继而结成痂盖,脱落后不留瘢痕。⑤皮疹分批出现,此起彼落,丘疹、疱疹、干痂往往同时存在。

  西医学亦称本病为水痘,因感染水痘病毒致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因小儿肺脏娇嫩,卫外不足,在冬春季节容易为时行风温湿热邪毒所袭,罹患水痘病证,尤以1-6岁小儿发病率高,其他年龄亦可有患病者,本病在儿童集体机构中容易引起流行。临床预后一般良好,发病后可获终身免疫,极少有再次发病者。

  宋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早就明确提出了水痘的病名。《小儿药证直诀》《小儿痘疹方论》中对水痘、天花的发病机理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水痘具有传染性和水痘与天花的临床特征。明代《万氏家传痘疹心法》中提出天花、麻疹之病重于水痘。《景岳全书》叙述了水痘发病的临床特征、诊治和调护。清代《医宗金鉴》和《疹科纂要》阐述了水痘的病因证治,同时提出了适应水痘病情的调护方法。综上所述,中医学对水痘的发病特征、诊治方法、饮食调摄、病情护理等方面均有较为完善的认识。

  水痘的治疗,西医主要以病原治疗及对症治疗为主,皮肤瘙痒可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必要时可给少量镇静剂。抗病毒药物首选阿昔洛韦,应尽早使用,一般应在皮疹出现的48小时内开始。继发细菌感染时予抗生素治疗。皮质激素对水痘病程有不利影响,可导致病毒播散,一般不宜用。在此基础上予以中医药辨证治疗。

……

样书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常见传染病中医证治荟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李鑫辉,刘富林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医出版(







































天津白癜风医院
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vwe.com/jbzd/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