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样天疱疮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比例相等。皮损好发发于胸、腹、背部及四肢近端,为环形或多环形红斑,有针头至绿豆大水疱,疱壁紧张,尼氏征阴性,偶有大疱及丘疹。粘膜损害偶见,皮损剧痒,类似疱疹样皮炎。
本病预后比天疱疮好。多数病例治疗后能长期控制,少数病例可转变成寻常型、落叶型或红斑型天疱疮。
病理变化为表皮棘层中部有水疱形成,其周围有细胞间水肿构成的海绵形成,中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甚至形成嗜酸性粒细胞小脓肿。直接免疫荧光:表皮细胞有IgG或C3沉积。间接免疫荧光检查:血清中有循环抗表皮细胞间物质自身抗体,但滴度较低。
本病需与急性湿疹与疱疹样皮炎鉴别。急性湿疹为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基本上对称分布,剧烈瘙痒,慢性过程并可反复发作;疱疹样皮炎表现为以水疱为主的群集的多形性损害,伴剧痒。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疱,真皮乳头层有中性粒细胞聚集的微脓肿。
治疗上西医选用类固醇激素与氨苯砜(DDS)并用疗效较好。醋酸泼尼松每日20~40mg/d。DDS,mg/d。轻者也可单用DDS。亦可选用醋酸泼尼松与免疫抑制剂合用。中医上我科应用中药辩证施治,既可减少激素的副作用又利于稳定病情。日常调护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良好心态;预防全身和局部感染。衣服、被单每日消毒;(衣被柔软,防止皮肤的受压和摩擦;注意补充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高热量低盐饮食,禁食辛辣鱼腥及酒类;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编辑(师小萌)
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