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后,医院陆续爆出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患儿求诊数快速增长,具相关数据显示,当前5月就诊病例是4月的3倍。针对这一现象,各地疾控中心也相继发出防治预警。
面对来势汹汹的传染性疾病,我们只有透彻的了解此类传染疾病的预防、护理、治疗误区等相关知识,才能帮助孩子有效的抵御传染疾病的侵害。
不少宝妈留言说,家里宝宝已中招,有些幼儿园也因此停课。
一则名为“愿不在儿科相见”的消息,更是刷爆朋友圈:
消息中,“不随意亲吻孩子手和嘴”的部分,是我们一直提倡的。
但疱疹性咽颊炎,得了就会高烧40℃吗?主要是通过大人亲吻传播吗?
甚至有人发文称,已有疱疹性咽颊炎致小儿死亡的案例发生,随后被医学专家辟谣。
图片来源:健健康康成长记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颊炎该怎么区别?
手足口VS疱疹性咽颊炎
1.从疱疹的位置鉴别:
相同处: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感染后,口腔的咽部和软腭都会长疱疹。不同处:感染手足口的孩子,除了口腔咽部和软腭有疱疹外,孩子的口唇、手和脚,包括肛门周围,也会长有透明小水泡,有时膝盖和手肘也会有皮疹。
2.从症状上鉴别
相同处: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咽痛。
不同处: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是先发热再发现疱疹,突然性的高热不退,体温在39~40℃左右,发热时还可能伴有抽搐,随后就诊时发现口腔有泡疹,孩子咽痛明显,吃东西哭闹难受。发热时间会持续3~5天。
大多数的手足口是先发出疹再发热(有的也会无热),一般是中低热,体温不高于38.3℃,咽痛症状比较轻,甚至有的孩子没有咽痛症状,发热1~2天就恢复正常。
3.哪种更可怕
疱疹性咽颊炎来得更凶猛,会让家长慌了阵脚,但从并发症来说,手足口要更危险。
疱疹咽峡炎极少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重症病例,而手足口却有1%左右的重症病例,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有的时候甚至危及生命。
在发现孩子手脚长水泡后,更需要密切观察孩子有没有重症表现。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的预防
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疱疹性咽颊炎的疫苗,主要以预防为主。
1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可有效预防此类疾病。
孩子饭前、便后、进门都要养成先洗手、洗干净手的好习惯。
孩子的日常用品、玩具等,及时做好清洁和消毒。
图片来源:thelovingmum.sg
2高发期少出门疱疹性咽颊炎高发期,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动性差、儿童聚集的公共场所。
人越多,接触患儿的几率就越高,就越容易交叉感染。
图片来源:健健康康成长记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是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通过对症处理1-2周内可以自愈。
但因为孩子溃疡疼痛难以喝水、进食,孩子非常痛苦,所以很让人头疼,但家长不用过度紧张。
提前预防,让孩子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孩子免疫力是关键。
图片来源:健健康康成长记
如果孩子持续高烧超过48小时——
呼吸困难、频繁呕吐、抽搐、浑身发软或嗜睡,就要及时就医。
内容综合于:丁香医生、网络、窈窕妈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