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夏季护理——“四防”
防晒伤
外出前做好防晒措施,让孩子戴上宽檐帽,穿浅色、面料比较致密的、纯棉透气的衣服,以阻挡和反射阳光。皮肤暴露的部位外擦防晒霜,户外游泳时选择具有防水功能的防晒霜。如果户外活动超过2小时,要重新涂抹防晒霜。夏季上午10点至下午3点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最强,即使防护充分也不能完全避免晒伤,这段时间内应尽量避免让孩子外出。
防虫咬皮炎保持环境卫生,被褥勤洗勤晒,勤换衣服,因为有些小虫子是藏在被褥和衣服里的。带宝宝到树林、草丛或河边玩耍时,给他穿长袖衣裤及布鞋,并将袖口和裤口扎紧。夜里睡觉时用蚊帐,也可以用蚊香、电蚊香,但使用时保持室内通风,以减少毒副反应。另外,家里可养上一两盆猪笼草,鱼缸里养上几条柳条鱼或食蚊鱼,既可美化环境又能驱蚊。
防痱子保持室内凉爽,早晚开窗,让凉空气进入室内,中午关闭门窗,防止热空气进入。天气过于炎热,尤其是闷热、空气湿度很大时,可适当使用电风扇或空调,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也不能长时间待在空调屋里。孩子出汗后及时擦掉,三伏天每天可洗两三次澡。洗澡能降低体温、减少出汗,将汗液及时洗去。洗完澡后,扑痱子粉,保持皮肤干爽,预防痱子。
防中暑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就比成人穿得多。孩子体温调节能力不如大人,更要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大人穿多少,孩子就穿多少。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天气过于炎热,尤其天气闷热时,可以用空调、电扇来调节室内温度。只要空调温度不过低,空调和电扇的风不直接吹着孩子就行。夏天孩子出汗多,注意多补充水分,以免脱水。除白开水,还可以喝些清凉解暑的西瓜水、绿豆汤。
宝宝夏季护理——疾病护理
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细菌或病毒感染中耳所致的炎症性疾病,常为感冒并发症,而因其高烧症状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但孩子发烧哭闹不止的同时,会有揉擦耳垂的行为,或者耳道可能流软耳垢或脓液。若为慢性中耳炎需要手术治疗。
预防及照看方法:
游泳后,将干净的无菌棉球塞入外耳道5~10分钟,以便吸干水分。
疱疹性咽峡炎这是由于感染柯萨奇A组病毒而引起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医生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润,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
预防及照看方法:
食具进行消毒处理,并与其他孩子的食具隔离;患病期间不要吃韭菜、葱、蒜等刺激性食物,也不要吃酸、甜、咸等热性食物,以免引起疼痛加重。
脓疱疮脓疱疮是一种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引起的,形成充满脓液的小脓疱的皮肤感染,多见于面部和身上,皮肤略微变红。
预防及照看方法:
真菌感染或昆虫咬伤等原因引起的皮肤损伤或破溃,容易导致脓疱疮的出现,特别是多汗的夏天,这种情况更常见。应及时加以正确治疗。
对于脓疱疮,可按医生处方使用抗生素类软膏。
肠道感染夏季是婴幼儿肠道感染的高发季节,气温升高,食物中的细菌特别容易滋生,孩子吃了变质食物可引起肠道细菌感染,出现发热、腹痛、乏力、精神萎靡,甚至脱水、酸中毒。夏季也有利于病毒的繁殖,引起孩子病毒性肠炎,其中以轮状病毒多见,表现为呕吐、大便稀水样,次数显著增多,轮状病毒肠炎由于腹泻次数多,损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更容易引起脱水和电介解质紊乱。
预防及照看方法:
腹泻最重要的就是预防孩子脱水。要补充含有盐分的水分,也可以口服蒙脱石颗粒,减少大便次数,服用多维乳酸菌调节肠道功能。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原来没有吃过的食物,不要在这个时间增加,尽可能吃些好消化的食物,但不宜吃得过饱。
腹泻导致身体营养损失,所以即使腹泻也要进行营养补充,可以吃一些稀、软、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如粥、面条、鸡蛋羹等。
手足口病这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是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主要出疹部位是口腔、手、足、臀部,其他部位如耳部、鼻部、面部也偶有疱疹出现,出疹率最高的部位是口腔和臀部,其中臀部出疹率高达90%以上。根据该病的流行季节和当地的流行状况,只要在口、臀、手、足、面、耳部,任何两处以上发现同样的疱疹基本上即可确定为手足口病。
预防及照看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正确护理为主。怀疑孩子感染手足口病,医院诊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卧床休息。必要时可服用中成药,如小儿咽扁冲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健儿清解液、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等清热解毒类药物。如果孩子嘴里的疱疹较明显,每天可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用西瓜霜或思密达少许涂搽口腔患处,每天2~3次。
乙型脑炎主要发生于7、8、9月份,气温高、雨量大、蚊子多,被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有可能发病。10岁以下儿童多见,2~7岁儿童发病率最高。潜伏期约7~10天,起病初期约3~4天,刚开始时有点类似感冒,并出现头痛、四肢疼痛、呕吐,逐渐出现嗜睡症状,体温也会逐渐上升。一般发病2周后会进入恢复期,体温开始下降,神志逐渐清醒,但部分患儿有低热、多汗、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精神异常和癫痫等。
预防及照看方法:
接种预防乙脑的疫苗。
由于蚊子是造成乙脑的罪魁祸首,因此预防的关键是灭蚊,点蚊香、涂抹蚊不叮、挂蚊帐等都是简单有效的防蚊办法。
孩子被蚊子叮咬后,如果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医院检查,以便及时排除乙脑或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尿布疹夏天是尿布疹(湿疹)的多发季节。尿布疹也称为婴儿臀红,是由于宝宝臀部皮肤长时间过于潮湿加之尿液刺激所致,表现为臀部及外阴的皮肤上可见大片红斑、水肿,表面光滑、发亮,边界清楚,一般尿布疹多发生于周岁以内,尤其是7~9个月的宝宝。
预防及照看方法:
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纸尿裤,布尿布要用全棉质地的,并用专用婴儿洗涤剂清洗。要及时更换纸尿布,一般一块尿布在白天使用不要超过4个小时,新生儿2~3小时就应更换一次。
如果出现尿布疹:宝宝的臀部出现尿布疹并已经发生破溃,可在洗净的局部涂上少许鞣酸软膏保持局部皮肤通风透气,也可以用25~50瓦灯泡照射患处以保持皮肤干燥,但要注意距离适宜,不可灼伤皮肤。
新鲜马齿苋g清洗干净后用水煮开晾至温度合适后,清洗臀部,连用3~5天。
新鲜艾叶一把,薄荷g加水煮开10~15分钟,晾至温度合适后清洗臀部,可以减轻红肿与痒感。
病毒性肝炎肝炎分几种,但只有甲肝和戊肝是经肠道传播的。病毒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他们从粪便中排出的大量病毒会污染水源、食物及周围环境,正常人群一旦接触这些污染物就可能导致发病。另外,夏季苍蝇污染的食物也是造成肝炎病毒传播的原因之一。
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潜伏期大约为15~30天。多数病人起病时类似感冒或胃病,有发热、怕冷、疲乏无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厌油等现象,容易被误认为感冒或胃炎。一般患者几日后会退烧,但尿色渐深,出现眼黄、皮肤黄、肝区疼痛等,有的患者还出现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甲肝患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病程一般为1~2个月,极少转为慢性或重症肝炎。
夏季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