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周丨三大常规不常规婴幼儿发热临床检查怎

编译/李媛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识别严重细菌感染的同时,尽量减少有创检查、住院和抗生素使用一直都是临床的一大挑战。由于许多新疫苗的上市和分娩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婴幼儿发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出现了明显变化。过去的指南和课本的正确性正在受到挑战。

本文就针对目前3岁以下无基础疾病的婴幼儿发热的疾病特点和诊断思路进行讨论,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儿(例如早产儿、免疫抑制)需要另行分析。

▼有临床意义的发热

3岁以下婴幼儿有临床意义的发热是指肛温达到38℃。腋温、耳温和颞动脉测温都没有肛温可靠。新生儿出现有临床意义的发热则可能存在严重细菌感染,即使他们就诊时体温正常。

一般来说,处理发热的指南是根据年龄分组的:新生儿(1月龄以下)、小婴儿(2到3个月龄以下)和婴幼儿(3岁以下)。具体分层节点还在讨论中。

▼病史和体格检查

发热的婴幼儿初次就诊的病史和体格检查首先需要识别严重疾病。已知免疫抑制状态的患儿(例如患有脾缺如、癌症、HIV感染者)需要另外仔细评估和治疗。24小时内接种过疫苗则发热可能为良性。出牙很少会引起超过38℃的发热,因此出牙期的患儿发热也需要进行仔细检查。

一个针对1月龄以上的儿童发热的meta分析总结了与严重感染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表1)。该研究没有发现能够显著提示低风险的临床表现。

表1提示1月龄以上儿童严重感染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

尿检和尿培养

因为尿路感染是严重细菌感染的常见病因,尿检是婴幼儿发热的重要检查。由于难以获得标本,这项检查经常被忽视,但是2岁以下的发热患儿都应该进行尿检。3月龄以下的患儿中,男孩尿路感染发病率大于女孩,特别是未进行包皮环切的男孩。3月龄以上的患儿中,女孩尿路感染的发病率更高。

血常规和血培养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可以识别严重细菌感染,包括无症状菌血症。尽管这些指标的分界值可以提供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在这个年龄段患儿中阳性预测值较低。目前还建议对发热的3月龄以下婴儿进行血培养,但是也有专家认为1月龄以下的新生儿发热可以选择性进行血培养。

粪便检查

新生儿和小婴儿出现腹泻和发热提示系统性疾病,因此需要进行粪便培养和粪便白细胞计数。没有相关症状者没有证据支持应该进行粪便检查。

炎症指标

C反应蛋白识别婴幼儿严重感染的效能还在讨论中,有研究发现以2mg为界值时,C反应蛋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预测值都比白细胞计数超过15*/L高。降钙素原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预测值也高于白细胞计数,但是花费更高、检测时间长,没有广泛普及。

腰椎穿刺

肺炎链球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推广大大降低了脑膜炎的发病率。新生儿发热均需要进行腰椎穿刺,婴幼儿出现脑膜炎体征时需要进行腰椎穿刺,例如颈项强直、皮肤瘀斑和神经系统异常表现。3月龄以上的婴幼儿如果没有神经系统症状则不建议进行腰椎穿刺。

胸片

所有不明原因发热的新生儿都应该拍胸片,1月龄以上的婴幼儿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体温超过39℃或白细胞计数超过20*/L也应进行胸片检查。

单纯疱疹病毒检测

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不太常见,发病率与化脓性脑膜炎相似。危险因素包括分娩时有创监测、抽搐、脑脊液细胞数增多、皮损。剖宫产可以减少单纯疱疹病毒的传播。脑脊液PCR检查发现单纯疱疹病毒DNA可以确诊,大剂量静脉阿昔洛韦60mg/kg/dtid可以改善预后。

快速病毒检测

流感和其他病毒快速检测正在快速推广。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的患儿一般不太可能并发严重细菌感染,但是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的患儿仍然有尿路感染的风险。

▼婴幼儿发热的处理策略

29天以下新生儿

住院治疗,且都需要进行血常规、血培养、尿检、尿培养、胸片和腰椎穿刺;

有腹泻者进行粪便检查和粪便白细胞计数。

新生儿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和肠球菌。考虑到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可以选择三代头孢。完成收集标本后开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氨苄西林联合庆大霉素,或氨苄西林联合头孢噻肟。

29天以上婴幼儿有严重疾病表现

住院治疗,进行血常规、血培养、尿检和尿培养;

1~3月龄一般情况不佳的小婴儿和出现神经系统或脑膜刺激征的3月龄以上婴幼儿需要进行腰椎穿刺;

如果有腹泻则需要进行粪便检查和粪便白细胞计数;

如果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体温超过39℃或白细胞计数超过20*/L应进行胸片检查。

头孢曲松对小婴儿大多数感染都有效果,但是如果怀疑李斯特菌或肠球菌感染可以加用氨苄西林。完成收集标本后开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尿路感染)。

29天以上婴幼儿一般情况良好者

如果是流感季可以对3月龄以上患儿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如果结果为阳性则可以开始流感治疗而不进行其他检查。

其余情况下,建议所有患儿进行尿检和尿培养;

1~3月龄患儿需要进行血液化验,3月龄以上者则不需要常规进行血液检查;

如果1~3月龄患儿白细胞计数在5*/L~15*/L之间且没有菌尿或脓尿则可以省略腰椎穿刺,3月龄以上患儿则不需要荐椎穿刺;

如果有腹泻则需要进行粪便检查和粪便白细胞计数;

如果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体温超过39℃或白细胞计数超过20*/L应进行胸片检查;

完成收集标本后开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尿路感染)、氨苄西林或阿奇霉素(呼吸系统感染)。

条件允许可密切门诊随诊而不收入院治疗。

资料来源

HamiltonJL,JohnSP.Evaluationoffeverininfantsandyoungchildren.[J].AmericanFamilyPhysician,,87(4):.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医信共同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邮箱:yxfepd

easyhin.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vwe.com/jbzl/118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