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魏世家解读
根据观察,带状疱疹是皮肤病中非常疼的一种。而且,由于其常沿一定的神经部位分布,导致其疼痛易走窜、疾病易复发的特点。对此种疾病,中医依旧有好办法!今天的文章就针对病因,为大家准备了对付带状疱疹的好方法。
本院带状疱疹专业病房采用中医古老疗法,中药内服外治法相结合,可谓是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的最好的体现。一般是24小时就缓解基本疼痛,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基本是5-10天左右基本康复,基本不留后遗症,内服,是对因治疗,外敷,则是对症治疗。内服以清肝利胆,凉血通络;外用败毒丹酊敛疮生肌,清热镇痛。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敷皮损处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很满意,没有毒副作用小,康复快,病人易于接受。综观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之法,清热化火,祛湿止痛为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治法上多从肝胆论治,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的龙胆泻肝汤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按辨证的不同分别加用祛湿、活血、除湿、通络、止痛之品,请带状疱疹患者放心治疗。联系-
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见于腰部、胸胁,常沿一定的神经部位分布,与中医学文献记载的“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等相类似。
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缠腰火丹记载:
“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
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
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此属脾肺二经湿热,治宜除湿胃苓汤。
”又如《外科启玄》蜘蛛疮记载:“此疮生于皮肤间,如水窠相似,淡红且痛,五七个成攒,亦能荫开。”赵炳南称之为“串腰龙。”
病因病理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病。症状特点皮疹出现前常有轻重不同的前驱症状,如发热、倦怠、食欲不振等,局部皮肤知觉过敏,灼热,针刺样疼痛等症。以后皮肤出现红斑、水疱,簇集成群,互不融合排列成带状。常沿一定的外围神经部位分布,好发生于单侧,亦偶有泛发者。有附近淋巴结肿大,最后水疱干燥、结痂、脱落,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病情严重者,有的水疱内容物为血性,或发生坏死,愈后遗留疤痕。部分病人皮疹消退后,局部遗留神经痛,经久不能消失。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成人较多。辨证施治
(二
清利湿热,解毒止痛;通过龙肝泻肝汤加减为热解毒散结汤(自拟)柴胡10g,栀子10g,黄芩10g,生地15g,大青叶15g,连翘10g,生甘草10g,泽泻10g,元胡10g,丹参12g,车前草10g等药物组成临时处方,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7天为一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制定标准:水泡完全变为正常皮肤及无疼痛感为痊愈;水泡消失但疼痛减缓为有效;服药后水泡无变化或疼痛加重者为无效。治疗2个疗程统计疗效,例中,痊愈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8%。
病案举例
患者孙某,男,78岁,整个面部均确诊为带状疱疹,发病25天,引起整个头痛30天余,头痛剧烈,两便偏密,脾气暴躁,夜不能寐,来诊后辨证为热盛型带状疱疹,以自拟清热散结止痛汤加减,治疗3个疗程痊愈。
)局部治疗1.水疱,用雄黄解毒散30g加化毒散3g,混匀水调敷或用新鲜马齿苋或白菜帮捣烂混合调用。2.轻度糜烂者,用祛湿散,植物油调用。3.后遗神经痛者,用黑色拔膏棍或脱色拔膏棍热贴。
======================================================================================
名中医介绍:
魏景洲:号世家,字祖弘,出身于五代中医,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时任九三学社聊城市委员会中医支社副主委,医院院长助理、中医皮肤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聊城市政协委员,莘县政协常委,中华医学会中医皮肤分会会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会员,世界疑难杂症研究奖获得,聊城市健康协会常委理事。莘县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医院主任医师,山东莘县白癜风医药防治研究所所长,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心电委员会常委,荣获县委县政府优秀党外人士称号,曾获聊城市第六届优秀学术成果奖,荣获山东省优秀科技人才、“中医名家”、政府津贴“和谐使者”等称号。
近年来参加国际、国内中医学术会议交流数次,获十多篇论文奖,获国家专利两项;主治:用中医中药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及中医内科杂症及慢性病的治疗,尤其在利用中医中药治疗白癜风,带状疱疹,脱发,荨麻疹以及心脑血管等慢性病过程中;经30多年中医临床实践及现代科技证明,效果好,药费低!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尤其在中药治疗白癜风过程中,获国家专利两项、采用中医治疗,口服中药,不用外擦即可让白癜风患者达到控制病情蔓延而自然康复的良好满意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