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概要
刘某,女,70岁。诊治日期:年3月16日。
主诉:左侧头部带状疱疹7天,伴左侧面部口角歪斜1天。
现病史:7天前,患者干农活劳累后左侧外耳道内出现肿块,压痛明显,时大时小,未予重视。后出现左侧颈部及枕部疼痛,仅可触及散在肿块,并可触及左侧淋巴结肿大,当时未见皮疹,来到郏县宋氏国医堂就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6.12×/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2.4%,淋巴细胞百分比28.1%,单核细胞百分比6.7%,C反应蛋白(CRP)10mg/L。诊断为“带状疱疹”。今日晨起,患者左侧面部出现口角歪斜,不能闭眼,喝水即漏,进行跟踪治疗。此次发病以来,患者无发热恶寒、无意识丧失、无言语不清、无四肢活动不利。
刻下:左侧枕部疼痛,左侧面部麻痹,不能闭眼;饮食左侧口角漏出,舌体有麻木感;胃纳可,二便调,夜寐欠安;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慢性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及输血史。长期居住农村,否认有疫水疫区接触史,否认药食物过敏史。
专科检查:神清,左侧额纹消失,左眼闭合露白,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居中;左侧枕部可见散在米粒样光亮疱疹,无溃破;耳道无分泌物,无疱疹;胸部皮肤未见皮损。
中医诊断:面瘫(真中风,风邪阻络);西医诊断:亨特氏综合征,左侧面神经带状疱疹。
常规治疗:接诊后予以口服中药3付,西药3天,并辅以局部治疗(MIT无针注射),3月18日复诊,诉疼痛减轻,面部稍微恢复,故持续治疗,给予口服中西药5天,3月22日复诊,疱疹已经恢复,嘴角稍斜,已无疼痛感,再次给予中药3付巩固,3月25日复诊,已经痊愈。
亨特氏综合征
亨特氏综合征,即RamsayHunt综合症,又称膝状神经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周围性面瘫,发病率仅次于贝尔氏面瘫。年由RamsayHunt首先报告,由此得名。主要表现为一侧耳部剧痛,耳部疱疹,同侧周围性面瘫可伴有听力和平衡障碍。本病由潜伏在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再活化引起,除侵犯膝状神经节外,还可累及邻近的位听神经。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与发病有关。由于感染波及颅内引起局部脑膜炎,故脑脊液常有异常。
其发病原因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第8颅神经节和面神经的膝状神经节,产生剧烈耳痛、耳聋、眩晕及面瘫。在面神经感觉支分布区域的耳廓及外耳道可见到水泡.常累及其他颅神经,且常伴有某种程度的脑膜炎症,脑脊液中出现淋巴细胞,且蛋白含量常增高,不少患者还出现轻度广泛的脑炎,耳聋可为永久性的,也可能出现部分性或完全性的恢复,眩晕可持续数天至数周,面瘫可为暂时性或永久性的。
典型的表现是一侧周围性面瘫,伴有耳廓疱疹。
由于病变在面神经的膝状神经节,这里正是管理泪腺分泌的地方,所以70%以上的患者有患侧泪液减少甚至消失,这对于已经合不上的患眼无疑是雪上加霜,患者会出现干眼症,如不及时处理,轻者可导致结膜炎,重者可以产生角膜损伤变性,导致永久性视力下降。
多数患者还有听神经受累症状,即:耳鸣/耳聋。其中部分患者有前庭神经受累症状,即:走路不稳、眩晕等,少数患者可因此失去劳动能力。
少数患者病毒感染的范围更大,可以波及脑干,产生脑干脑炎和多发性颅神经炎,如动眼神经受累可以发生眼球固定,我们曾经遇见一例第二至第九颅神经都被感染的特重的病例,最后患者因此病失明。
病情轻重不一,表现多种多样,病理表现为病毒导致的面神经炎性反应,病变的中心部位在膝状神经节。
耳部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被激活而引起,其疼痛的体质是受累神经节的炎症甚至坏死,疼痛的程度轻重及时间长短与皮疹不一定保持一致。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种机能都在减退,受损的神经组织修复也较困难,故很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特别是平素体质较差,或治疗不及时者,此种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部分典型患者
温馨提示:
带状疱疹一旦发病,特别是出现在面部,应及时到正规的医疗门诊诊治,避免亨特氏综合征的发生,早发现,早治疗,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END
扫一扫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