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处

白癜风治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375991.html

带状疱疹是一种属于DNA病毒组的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影响脊髓背根神经节。

现代医学已经知道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它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但由于老年人及久病体虚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体劳累、感冒等诱因,则易发此病。主要单侧发病,双侧发病率低于1%,有1-8%复发,约半数发生于同一部位。

发病机制:病毒感染后无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多数是儿童)可发生原发感染,即发生水痘。或病毒隐性感染,经血行传播到皮肤感觉神经末梢,经神经通路上行到脊髓神经后根或三叉神经节潜伏,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例如:创伤、感冒、癌症、免疫系统疾病等等),潜伏的病毒可在感觉神经节内大量复制,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引起病人神经痛,同时病毒沿神经通路下传,到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引起节段性疱疹。病毒也会感染运动神经元,引起病人肌无力和运动麻痹,但很少见。

二、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机制:

病毒的入侵、继发的皮肤、外周神经、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根、软脑膜和脊髓的炎症变化激活初级痛觉传人神经----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

带状疱疹治疗原则:抗病毒、减少疼痛、防止后遗痛、预防继发感染、缩短病程。

1、抗病毒药物。

2、镇痛药:轻度疼痛科选择非甾体药物;中度疼痛:弱阿片药物;重度疼痛,强阿片药物。

3、抗炎药物:皮质类固醇可以显著降低急性神经痛的持续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可以局部注射(如椎管内注射)或全身使用。

4、抗抑郁药:三环类药物单独使用可以显著降低老年患者疼痛,并改善睡眠状况。

5、抗惊厥药和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常用于急性带状疱疹。

6、局部浸润;躯体神经阻滞;交感神经阻滞—预防后遗痛;中枢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效果好,一般不需采用蛛网膜阻滞—其效果不比硬膜外阻滞特异性强。

7、神经破坏:急性带状疱疹不应用神经破坏术。

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处理原则:

发病机制不明,一般认为有外周和中枢双重机制。

节段性痛觉调节系统的损伤可起作用—伴随粗纤维功能的降低使痛觉感受信息自脊髓背角向脊髓传递增加。

触摸痛—痛觉传人纤维的损伤或再生。

酸痛、刺痛---伤害感受神经末梢有关。

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目标:镇痛、减轻抑郁和焦虑、减少失眠,改善生活质量。

1、三环类抗抑郁药,可能需要长期或终身治疗

2、抗惊厥药、局部用药(辣椒素)、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被提倡用于多种慢性神经痛,包括带状疱疹神经痛,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美西律)

3、强阿片类药物

4、局部浸润,皮质醇,或局部臭氧注射;躯体神经阻滞;交感神经阻滞;中枢阻滞(提倡硬膜外阻滞,不主张蛛网膜下腔阻滞)

5、神经毁损:诊断性治疗有效的基础上进行,以前采用化学毁损,现多采用射频物理毁损。

四、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分层治疗:

(一)免疫健全的年轻患者

目的:缓解疼痛,防止炎症损伤组织。

1、发病72小时内抗病毒治疗,抗炎药物(激素)使用;

2、严重疼痛可采用交感神经或硬膜外阻滞;

3非甾体药物、弱阿片药物;

4、抗抑郁药。

(二)免疫健全的老年患者

目的:防止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1、抗病毒、抗炎(短期激素使用)

2、麻醉性镇痛药与神经阻滞(硬膜外和交感神经或局麻药加皮质激素皮下浸润)合用。

(三)免疫低下的年轻患者

治疗重点:限制病毒感染

早期住院干预,各种治疗方法可以采用

(四)免疫低下的老年患者

目的:既要防止病毒扩散,又要防止后遗痛发生。

1、抗病毒治疗,不采用激素治疗

2、神经阻滞最能有效缓解疼痛。

五、臭氧在带状疱疹疼痛治疗中的作用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炎性皮肤病。研究认为HZ的发生与CD4+T的减少、Th1/Th2细胞(辅助性T细胞)的失衡有关,主要表现为Th1细胞功能低下、Th2细胞功能亢进。

在HZ患者身上Th1细胞功能低下导致IL-2水平下降,使IL-2功能降低,易发生带状疱疹。

Th2细胞的亢进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并容易是炎症反应不断放大,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中以IL-6与HZ的关系尤为密切,有研究认为[7]HZ患者血清IL-6的水平与PHN的发生、神经损伤程度以及痛区冷觉缺失程度呈正相关。

1、臭氧的全身作用:

臭氧对免疫系统具有双向作用,低浓度臭氧可刺激免疫,而中、高浓度的臭氧则抑制免疫,20~40μg/ml的臭氧具有调节免疫细胞数量平衡的作用。HZ患者经O3-AHT治疗之后,调节了机体的免疫平衡,使有利于疾病恢复的IL-2得到较大程度的升高,并使不利于疾病恢复的IL-6得到较大程度的降低。

2、臭氧局部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可能机制:

1、臭氧局部注射能够减轻大鼠CCI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2、臭氧能够抑制脊髓水平的小胶质细胞活化

陆丽娟

南京大医院疼痛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微创介入学组副组长

江苏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江苏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3D打印学组委员兼学术秘书

中国女医师协会疼痛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生理学会消化与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内稳态和内分泌分会委员

擅长各种慢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尤其是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癌性疼痛、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此外,在椎间盘、关节的生物修复治疗及变应性鼻炎的微创治疗上有较深的造诣。

医者丽人

疼痛之家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vwe.com/jbzl/125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