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1-5岁儿童几乎都是不可能躲过疱疹性咽峡炎的,甚至有的孩子可能会得两次或更多!引发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通常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也可通过接触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传播。在手足口病病例中,病毒还可通过水疱液传播。其潜伏期通常为3-5日。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12-1月发病最少的,到了3-4月开始逐渐出现,然后会一直持续增多到10月份,其中以夏季和初秋最为高发。儿童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后,这时候如果你能打闪光灯拍到一张孩子咽喉或上颚的清晰照片,如果可以明显看到咽喉或上颚处有灰白色疱疹(疱疹过2天就会破掉变成淡红色),那么结合孩子的年龄(例如1-5岁)+发热+流行季等因素,稍微有经验的家长都能立即强烈怀疑疱疹性咽峡炎。
医院的医生遇到疱疹性咽峡炎经常让孩子验血,而血常规其实是无法判断是否疱疹性咽峡炎的!而且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时候,验血经常会出现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CRP)的升高,有些医生仅仅根据血象略微高点就判断为合并细菌感染,孩子反而经常因此而滥用了抗生素!当然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可以考虑付费咨询专业儿科医生,但是你要学会拍几张口腔内的清晰照片方便医生来判断!
UpToDate临床顾问指出:疱疹性咽峡炎起病急骤,常伴有高热[38.9-40℃]和口腔病变。呕吐、厌食以及易激惹或易激怒是常见的伴随症状。口腔病损发生于腭舌弓、扁桃体和软腭。皮疹开始为丘疹,迅速进展为水疱,最终破裂形成浅表溃疡。皮损为痛性,可能妨碍经口摄食。有时候口腔病损也可发生在舌和颊黏膜。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也是在临床上确定的:基于口腔黏膜疹的典型表现和部位(小于10处充血性黄色或灰白色丘疱疹,位于腭舌弓、软腭、扁桃体及悬雍垂),以及伴发的高热。很少有必要确定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的具体病毒病因。
这几年我见到过很多疱疹性咽峡炎的照片,大多数都是健康交流群里的宝妈提供的,也有两张utd里的图片,还有几张可能来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