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什么?
带状疱疹大家也许比较陌生,但水痘泥萌一定都听过(or得过)。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种病毒VZV引起的两种疾病。在小时候感染了这个病毒,会引起水痘。水痘康复以后,病毒也没有完全消失,而是把自己潜伏了起来,藏在脊髓的神经元细胞中。那没得过水痘的童鞋是不是就不用担心了呢?并不是。因为身上长水痘疹子的人是少数,多数人是“无症状感染者”,也就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感染过VZV病毒。医学统计,超过95%的成人感染过VZV,而体内有VZV的人都可能得带状疱疹。所以得带状疱疹的几率还是非常高的,美国数据显示每3个人中就有1人得带状疱疹!平常病毒它就这么潜伏着,等到条件合适的时候伺机而动,引发皮肤出现症状。这个病毒自我复制的时候,是沿着神经行走的,最容易出现在神经分布密集区域,比如面颈、腰上、肋部。像马思纯一样脸上发病的,不及时治疗还会造成面瘫、听障,甚至失明。所以大家听过的“生蛇”、“龙缠腰”其实就是带状疱疹。不过“疹子缠满一圈人就没命了”算是谣言。带状疱疹能反映出身体免疫力低下,但尚且不会致命。它令人闻风丧胆的原因不是疹子本身,而是——“疼”。带状疱疹为什么那么疼?
大人前面说,病毒潜伏在神经元里,发作时也是沿着神经走。所以它侵蚀的第一对象是主导我们各种感觉的神经,引发神经痛。然后从里到外,再抵达皮肤,出现表皮红斑、水泡疹的症状。这种神经痛,看不见也挠不着,但就是最直接的疼痛,止痛药物也只能暂时缓解。大人还了解到,有些人发病皮肤上甚至没有疱疹或只有零星一两颗,只是莫名其妙的身上疼。各种检查后都揪不出真正的病因,所以这个病也常常被误诊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还有些时候,经过治疗皮肤上的疱疹已经痊愈了,但却留下了神经损伤,导致“后遗神经痛”。刀割感、针刺感、电击感、烧灼感剧痛,或者出现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医学界将疼痛等级分为10等,宫缩最厉害时大约是7~8级。而带状疱疹引发的神经痛,和癌痛并列为10级!!而且年纪越大的患者,后遗神经痛的时间可以长达好几年。试想一下几年来一直被反反复复折磨,吃不下睡不好,也难怪有些人因此得了抑郁症...疼到要看疼痛科的皮肤病??。为什么会得带状疱疹?
看到这里,估计大家心里想的都是一样的:到底为什么会发病啊?首先大人觉得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没感染VZV病毒的那5%人是幸运,95%的病毒携带者才是常态。其次,跟带状疱疹直接相关的就是身体免疫力。它潜伏的时候不可怕,免疫力压制不住了才可怕。所以免疫力下降的一些中老年人群体、生孩子后的虚弱妈妈,还有天天加班熬夜压力大的社畜们,都是带状疱疹主要攻击对象。大人就听过好几个身边女生朋友,生娃之后长带状疱疹,皮肤也变得容易敏感的。季节因素或许也跟发病有一定关联?大人的医生朋友说,最近来门诊看带状疱疹的人数有明显增多。如何预防or治疗带状疱疹?
来说到重点了,大家都容易得但又不想得的病,有没有办法预防?提高身体抵抗力
这是个很空泛的说法,但事实确实是这样。为什么带状疱疹病毒专门攻击中老年人、虚弱人群,因为抵抗力比较低。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做到不熬夜、按时吃饭、锻炼身体等其中一项都有难度了。大人也不讲什么熬夜危害长篇大论了,就简单提醒大噶,至少保持每周1-2次的锻炼,有益身心健康。接种疫苗预防
为什么没把它放在第一位说,因为今年6月带状疱疹疫苗才在中国正式上市。并且目前规定是50岁及以上人群才可以接种。但它仍然很有接种的必要。带状疱疹疫苗对于≥50岁的成年人来说,可以大大降低发病率,即使发病了也可以较好地缓解症状。目前定价是.5元/针。一般要打两针,第一针跟第二针中间间隔2-6个月。目前在北上广深有疫苗接种点,其他城市地区要查询一下当地疾控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