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春节过后的返工大潮有利于这些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组可通过空气传播、短距离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它们的共同症状是急性起病,一般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同时可伴有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结膜充血、咽痛、咳嗽、皮疹等症状,婴幼儿及原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患者因免疫功能较差,罹患呼吸道传染病危害严重,广大居民要谨防发生。
1冬春季节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冬春季节是其高发期,老人、婴幼儿及体弱者感染后易引起肺炎等并发症。
(2)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斑及皮肤出疹为特点。传染性强,出疹前2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虽然麻疹疫苗已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程序,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及流动儿童中仍然存在免疫空白,易导致麻疹的局部暴发流行,成人也有麻疹病例发生,5岁以下婴儿多见支气管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3)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除通过呼吸道传播外还可通过直接接触疱疹液及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病人从出现皮疹前1日至出疹后6日(或疱疹结成干痂)均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但若护理不当或宝宝免疫功能差的时候可发生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如果病毒没有清除,病毒可潜伏在神经节内,当以后劳累等引起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发生带状疱疹。
(4)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严重者可并发睾丸炎和脑炎。
(5)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出疹前1周到出疹后2周均有传染性。临床上主要以发热、出疹及耳后、忱后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病程短,俗称“三日风”。风疹的危害主要是怀孕期早期的妇女感染风疹后(不管是隐性感染还是显性感染)使胎儿受感染,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
2呼吸道传染病公众预防措施有哪些?(1)接种疫苗:
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流感样病例中超50%病例是由年流行的甲流感病毒(H1N1)引起,其它还有是甲3型(H3N2)和B型流感病毒。这些病毒用达菲治疗敏感;接种/年度流感疫苗具有针对性,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措施。水痘、流腮、麻疹、风疹都有特异性预防用疫苗,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相关疫苗,准备怀孕的妇女为了自身及所生宝宝的健康,建议及时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接种后三月内避免怀孕)。
(2)通风换气:
要经常性地保持居室、工作场所、学习场所的空气流通,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但要避免穿堂风,以免着凉。平时不去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以免增加感染风险。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勤洗手,外出回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一定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4)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平时要做到合理膳食,营养平衡;要加强锻炼,每天保证有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做到生活有规律,不熬夜、不过度疲劳、小学生每天要保证10小时的睡眠时间;注意平时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5)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去。如果家人发生传染病要及时隔离并做好消毒,不管大人小孩,根据病情,采用居家隔离或住院隔离方式,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要适当消毒,衣被可在日光下晾晒,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一旦发现有相关不适症状及时就医,要卧床休息,多喝开水,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