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医针灸传承集萃
原价:88.00元
作者:杨金生,王莹莹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10
ISBN: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中医针灸传承集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分三大部分,部分为中医针灸申遗,介绍了中医针灸申遗之路和意义,以及传承保护工作;第二部分主要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的学术和思想和临症经验集粹,分别由代表性传承人的学术继承人负责收集整理和编写,其中程莘农部分由杨金生、王莹莹、程凯、王宏才等编写;王雪苔部分由黄龙祥、岗卫娟、潘迪等,贺普仁部分由王磷鹏、王桂玲、郭静等编写;郭诚杰部分由闫平慧、张卫华、陆健、刘娟、田磊等编写;张缙部分由王顺、乔斌、刘高峰、白妍等编写,全方位的归纳总结提炼了代表性传承人的学术思想、学术成果、临床经验、教书育人和医德医风等,真实可信的再现各位传承人的医源、医理、医术、医德和医脉,对于“中医针灸”项目的传承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学术流派研究是中医药传承和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解决好流派传承问题对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中医学术发展和传承具重要意义。本书附篇简要介绍了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全国针灸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以便大家了解更多的针灸流派。
目录
第一章中医针灸“申遗”第一节中医针灸的文化属性一、中医药承载并丰富了中华文化二、中医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三、针灸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先导第二节中医针灸“申遗”大事记一、针灸列入首批“非遗名录”二、“中医”申报世界“代表作名录”三、“中医针灸”入选“代表作名录”四、中医针灸“非遗”保护工作第三节中医针灸“申遗”成功的思考一、中医针灸“申遗”的意义二、中医针灸“申遗”后的保护措施三、针灸鼻祖皇甫谧的祭拜与认同四、中医针灸“申遗”后的思考第二章程莘农第一节成才之路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二、拜师学医,少年悬壶三、矢志中医,转攻针灸四、编写教材,拓荒教育五、奉调北京,热血奋斗六、“文革”十年,不改初衷七、临床科研,客观务实八、培训教育,针灸传扬九、大医精诚,修身养性第二节学术思想一、依经据典,发古解难,发微经络腧穴理论二、创立理、法、方、穴、术的针灸辨证施治体系三、改良三才针法,强调得气至上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四、擅长治疗各种痛症,分清部位归经,六纲活用五、编著《中国针灸学》,开拓针灸国际教育第三节临证特色一、临床辨证取穴特点二、临床经络辨证特点三、三才针法第四节经典验案一、中风病二、痛痹三、郁证四、胃脘痛五、耳聋六、气瘿七、膝关节痛八、消渴第五节年谱第六节论著、作序、建言献策一、论著二、作序三、建言献策第七节传承谱系一、家族传承二、院校教育传承三、拜师传承四、工作传承五、培训教育传承六、北京市非遗项目传承七、其他传承第三章王雪苔第一节成才之路第二节学术思想一、经脉理论研究,重视对气的研究二、传统灸法研究,强调特质梳理源流三、针法技术研究,倡导新法构建体系四、针灸临床研究,遵循自身规律特点五、中医古籍整理,从目录与校勘入手六、坚定中医信念,探寻中医管理方法第三节学术成就一、一本《针灸学手册》,把针灸从古带到今二、一卷《针灸史提纲》,开创针灸学史研究三、一部《针灸古典聚珍》,评点针灸古籍精粹四、标准研究,将针灸从国內推向国外五、登高望远,指明针灸发展方向第四节重要贡献一、针灸机构建设二、针灸学术团体建设三、中国针灸杂志创建第五节年谱第六节论著、参与社会团体活动、献计献策和作序一、主要著作二、代表论文三、参与社会团体活动、献计献策和作序第七节传承谱系第四章贺普仁第一节成才之路一、拜师学医二、拜师学武三、行医之路四、医院针灸科五、为针灸走向世界做贡献六、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第二节学术思想一、贺氏针灸三通法的含义二、贺氏针灸三通法学术渊源第三节临证特色一、选穴思路二、选法思路三、用穴精粹第四节经典验案一、中风病二、面瞤三、小儿多动症四、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五、砂石淋六、筋瘤(下肢静脉曲张)七、白癜风(白驳风)八、蛇串疮(带状疱疹)九、湿疮(湿疹)十、外阴白斑第五节年谱第六节论著第七节传承谱系第五章郭诚杰第一节成才之路一、经历简介二、求医从医过程三、学术威望与学术思想的形成四、对郭诚杰成才及学术有影响的人与事五、治学方法六、心得与晚年情怀第二节学术思想与学术成就一、学术思想二、学术成就第三节临证特色一、乳腺增生病二、杂病三、独特的针刺手法第四节经典验案一、气滞兼血瘀型副乳乳腺增生病二、气血两虚兼肝郁型乳癖三、肝肾阴虚兼肝郁型乳癖四、肝火兼血瘀型乳癖五、乳癖伴经期口腔出血六、肝郁脾虚型乳衄七、寒湿闭阻胞宫之月经先期八、闭经九、过敏症十、眉毛、阴毛脱落第五节年谱第六节论著、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和献计献策一、主要著作二、代表论文三、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和献计献策第七节传承谱系一、代传承人二、第二代传承人三、第三代传承人第六章张缙第一节成才之路一、幼承庭训,长遇名师二、机缘巧合,西医转行成为中医三、艰难岁月,成就针灸精湛技艺四、实事求是,总结循经感传规律五、著书立说,针灸经典泽被后世六、让科技转化成生产力七、育人心得第二节学术思想与学术成就一、针灸的“大临床”二、经络理论研究三、循经感传规律性的研究四、针刺手法形成发展研究五、针刺补泻的研究六、针灸古典文献整理的研究七、音乐电针的研究第三节临证特色一、针刺手法的基本功训练二、进针法三、针刺得气四、单式手法的研究五、专病论治第四节经典验案一、赤脉传睛二、胬肉攀睛三、绿风内障四、青盲五、月经先期六、闭经七、痛经八、胃病九、便秘十、泄泻第五节年谱第六节论著一、主要著作二、代表论文第七节传承谱系一、嫡传系列二、研究生系列三、拜师系列四、国际传承班附录一文化遗产项目“针灸”主要内容附录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针灸”主要内容附录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针灸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中医出版·每日一书新媒体编辑:郭青丽
戳原文,更有料!白癜风的预防北京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