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病毒携带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跟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越大,神经痛越明显。本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
带状疱疹的发病特点2常见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好发部位: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腰骶神经支配区域
临床表现:发病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一般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患处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黄豆粒大小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而迅速发展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各簇水疱群之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带状排列。
病程:病程一般为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色色斑或色素沉积。大部分人在水疱干涸后疼痛消失,有些患者仍会持续,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后遗神经痛3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发生,但多数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者一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一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遗痛的程度可从轻度的自限性疼痛到严重的持续性烧灼痛不等;轻碰、活动紧张以及气温改变都会加剧疼痛。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4带状疱疹的一般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心理疗法、神经阻滞疗法和神经损毁术疗法等。
带状疱疹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51.红光治疗
治疗剂量:用波长nm,输出强度m/cm2的红光治疗仪,光束垂直对准照射位置,距离4cm,1次/d,一次20min,十次为一个疗程。
治疗原理:红光可促进细胞内的部分理化反应,改善血液循环,引起深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促进炎症和溃疡吸。为创面提供营养,促进组织修复。此外,红光对皮肤是一种温和刺激,增加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
2.氦氖激光治疗
治疗剂量:采用波长.8nm,功率30mv的氦氖激光治疗仪,垂直照射治疗部位,距离病灶50cm,1次/d,一次20min,10次为一个疗程。
治疗原理:氦氖激光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刺激神经产生冲动,增肌细胞钙离子泵和钠离子泵的作用使局部五羟色胺含量减少释放吗啡样物质,从而发挥消炎镇痛作用。
3.紫外线疗法
治疗剂量:采用波长-nm,照射距离2cm,起始剂量0.3J/cm2,照射后若无红斑反应,可逐渐增加照射剂量10%-20%,隔日治疗一次。
治疗原理:紫外线具有良好的杀菌消炎作用,对表浅的细菌或病毒有直接杀灭作用,可消除疱疹病毒局部感染,并预防细菌继发感染。同时可以使水泡快速干敛吸收,结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水肿,达到抑制神经及消除炎症的作用。
4.超短波治疗
治疗剂量:采用波长6m,频率50MHZ的超短波治疗仪,若患处在头面部疱疹面积较小,宜采用单极法,胸腹部宜采用两极板对置。急性期宜采用无热量,每次治疗10min,急性期过后宜采用微热量,15min/次,10d为一个疗程。
治疗原理:超短波具有高频电疗法共有的生物学效应和治疗作用。中小剂量超短波作用于受损神经,可加速神经再生,降低神经的兴奋性,达到抑制神经兴奋,抑制感觉神经传导的作用,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
5.低频脉冲电疗法
治疗剂量:采用频率HZ的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大小为3cm×3cm的硅胶电极并置于疼痛部位,输出强度在耐受强度下的中小剂量。每日一次,20min/次,10d为一个疗程。
作用原理:低频电流可兴奋粗纤维,使脊髓背角胶质区细胞兴奋,从而令闸门关闭,使痛觉传入受阻,达到即使阵痛的作用。
6.中频脉冲电疗法
治疗剂量:采用频率HZ的等幅中频电作用于人体,电极大小为5cm×8cm的硅胶电极并置于疼痛部位,输出强度为耐受强度下的中小剂量。每日一次,每次20min,10次为一个疗程。
治疗原理:多次治疗可改善局部缺血缺氧,加速致痛物质和酸性代谢产物清除、减轻组织和神经纤维间水肿、改善局部营养代谢,从而消除或减弱了疼痛的刺激因素,达到镇痛效果。
典型病例6患者,女,63岁,发生带状疱疹4天。
局部表现:出现明显水疱,周围皮肤发红,有明显灼热感,疼痛。
治疗两周后
01什么是物理因子疗法
物理因子治疗又称理疗,是指应用天然及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或改善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以及参与能力,达到康复目的的治疗方法。常用的物理因子治疗包括电疗法、光疗法、超声波疗法、磁场疗法、气压疗法、温热疗法、冷疗法、水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
02理疗作用的性质和原理
1、共性作用:包括充血反应、消炎、镇静、镇痛等作用。很多物理因子疗法都可引起充血反应,以热疗最为明显,其中以微波和超短波疗法等引起的充血反应较持久,且可达到机体深部的组织器官。另有许多理疗能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及传导性降低,增加了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产生镇静镇痛作用,如直流电、短波、超短波、红斑量紫外线等。
2、特殊性作用
(1)直流电的电解作用
(2)低频电流能引起肌肉的收缩作用
(3)高频电流使组织内部产生显著的内源性温热作用
(4)超声波产生机械震荡
(5)紫外线能使皮肤产生红斑,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
(6)此外直流电离子导入法,根据其药物溶液的种类不同,各具治疗特色
物理因子对人体引起的特殊生理理化反应、生理效应、治疗效果等,是通过直接作用、神经反射作用和体液作用的途径完成的,其中神经反射作用和体液作用是理疗的主要作用机制,不同于其他疗法的作用机制。
03理疗的临床作用
(1)镇痛作用
(2)镇静安眠作用
(3)兴奋作用
(4)缓解痉挛作用
(5)松解粘连,软化瘢痕作用
(6)脱敏作用
(7)增强机体免疫机制
(8)抗癌作用
(9)其他
04理疗的应用原则
(1)应用要有针对性
(2)应用要注意个体化
(3)应用的剂量问题
(4)应用要注意治疗部位(定位)
(5)应用要注意治疗的频率和疗程
05理疗应用的注意事项
(1)细心诊治,明确诊断,耐心解释
(2)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
(3)严格规范操作
(4)治疗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局部及全身反应
(5)正确掌握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