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药概述:
蛇莓多生长于道路旁,田地边,阴湿的土地上,杂草丛中,在我国各地方都有生长,为蔷薇科植物蛇莓的全草。
在我们宝鸡当地俗称“野草莓、鼻血豆豆野杨梅、地莓、小草莓等”,记得小时候常常摘来当草莓吃,那时也听大人们说在流鼻血时吃这个野果子可以起到止血作用也许就叫它鼻血豆豆缘故吧,有听说这个红色的果子和蛇吐得口水有关,听老人们说不能吃有毒也许这就是又叫蛇莓的原因吧,我也记得不太清楚有知道的朋友记得留言告诉我啊。蛇莓这个名称出自《名医别录》中,全草入药一般在夏季和秋季采摘,洗干净,晒干备用。
图片拍摄于宝鸡渭河边
蛇莓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甘、酸,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小儿高热惊风,咽喉肿痛,白喉,黄疸型肝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月经过多;外用治腮腺炎,毒蛇咬伤,眼结膜炎,疔疮肿毒,带状疱疹,湿疹。亦可试治癌症。并可用于杀灭孑孓、蝇蛆。
用法用量;用量9~15克,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现在研究报道蛇莓具有抗癌作用,并能增强免疫力,尚具有抗菌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具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并跟剂量有关;对平滑肌具有一定的影响,有部分雄激素样和组胺样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本草有一定毒性。孕妇及儿童慎服。
中医古籍相关记载
《本草纲目》:"敷汤火伤。"《日华子本草》:"通月经,熁疮肿,敷蛇虫咬。"《名医别录》:"主胸腹大热不止。"陶弘景:"疗伤寒太热。"《食疗本草》:"主胸胃热气;主孩子口噤,以汁灌口中。"《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消肿止痛,去瘀生新,浸酒壮筋骨。"《四川中药志》:"凉血,通经。治惊痫寒热,疗咽喉肿痛。"《闽东本草》:"化痰止咳,祛风,活血。治伤风感冒,咳嗽,哮喘,风火牙痛,口舌生疮。"
民间使用验方
感冒:干蛇莓15-24克,酌加水煎,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口中生疮:蛇莓自然汁,捣绞一斗,煎取五升,稍稍饮之。(《伤寒类要》)
治咽喉肿痛:鲜蛇莓草炖汤内服及漱口。(《闽东本草》)
治小儿口疮:蛇莓(研末)、枯矾末,混合,先用盐水加枯矾洗患处,再撒上药粉。(《贵阳民间药草》)
治痢疾:鲜蛇莓全草15克,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治疟疾,黄疸:鲜蛇莓叶捣烂,用蚕豆大一团敷桡骨动脉处,布条包扎。(《江西民间草药》)
吐血咯血:鲜蛇莓草15-30克,捣烂绞汁一杯,冰糖少许炖服。(《闽东本草》)
蛇头疔,乳痈,背疮,疔疮:鲜蛇莓草,捣烂,加蜜敷患处。初起未化脓者,加蒲公英15克,共杵烂,绞汁一杯,调黄酒30毫升炖撮,渣敷患处《闽东本草》
蛇咬伤,毒虫咬伤:鲜蛇莓草,捣烂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小面积烧伤:鲜蛇莓捣烂外敷。如创面有脓,加鲜犁头草;无脓,加冰片少许。《江西草药》
治跌打损伤:鲜蛇莓捣烂,甜酒少许,共炒热外敷。《江西草药》
淋巴腺结核:鲜蛇莓草15克至30克,洗净,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癌肿、疔疮:蛇莓9克至15克,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脓疱疮:蛇泡草炖肉吃,并捣烂外敷。《贵阳民间药草》
带状疱疹:蛇泡草适量,雄黄五分,大蒜一个。共捣烂,布包,外搽《贵阳民间药草》
雷涛咨询/唠嗑/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