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就是惊蛰节气了,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
春
意
气温回暖疱疹病毒也跟着活跃
近日气温回升,到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疱疹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既有青壮年,也有中老年人。医院皮肤科主任强勇提醒市民,季节交替、昼夜温差大、过度劳累等因素,都可能引起人体抵抗能力的下降,加之春季各种病毒包括疱疹病毒都比较活跃,所以较其他季节更容易感染。
带状疱疹俗称“蛛蛛疮”,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典型症状就是全身各部位均可出现的疱疹,而以腰背部疱疹最为多见。由于病毒侵犯神经,所以患者可以在疱疹出现前就发生难以忍受的疼痛,这时往往很多人想不到是疱疹而被误诊。
有的患者症状不典型,疱疹仅出现在脸部、颈部等部位,且数量少,疱疹不明显,此时往往难以判定,待症状明显才能确诊。所以,有的患者往往误以为自己只是粉刺等小问题,自行处理伤口,包括挤压或是涂擦皮炎平之类的激素药膏,导致严重感染,水泡变成脓包,或是出现高热的症状;还有的病人只是单纯地认为忍忍就好了,没什么可怕的。上述做法会导致治疗时机被延误,有可能遗留神经痛,甚至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强主任提醒市民,在病毒性疾病高发季节,要注意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定时开窗,注意室内通风;多饮水、多食绿色蔬菜和水果;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此外,季节交替要注意别过早更换春装,以免受凉。若身上出现疱疹伴发热,一定要提高警惕,医院皮肤科进行鉴诊,确诊带状疱疹正规检查和治疗,通常情况下,10天左右即能明显好转。
惊
蛰
饮食起居顺应肝性饮食清淡少油腻
惊蛰时节动物开始苏醒,植物也开始生发,人体阳气上升,正是滋养身体的好时节。医院中医科主任陈强讲,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和油腻的食物,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可多食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惊蛰时节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可以多吃些梨,生食、蒸、榨汁、烤、煮水等方法均可,以达到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四款美味
梨
料理
梨汁蔬菜沙拉
原料:雪梨1个,胡萝卜半根,黄瓜2根,红椒半个,鸡蛋1枚。
做法:黄瓜、胡萝卜分别洗净切丝,加适量的盐和白糖腌制。青红椒各半个切丝,如果吃不惯生的青红椒可以用开水烫一下。雪梨去皮,一半切丝后加白糖腌制一会儿,另一半用料理机榨汁后过滤掉渣备用。鸡蛋加一点点盐打散,平底锅内刷一层花生油将鸡蛋液摊成蛋饼盛出,晾凉后切丝备用。在过滤好的梨汁里加一小勺盐、一大勺香醋、一点点香油和适量的芥末油后调匀。将所有材料混合后,浇上调料汁腌制半小时后,即可食用。
雪梨山药糖水
原料:雪梨1个,川贝母10克,冰糖适量,枸杞子适量,山药1根。
做法:将雪梨洗净去皮后切成块,山药去皮切成小块,将川贝捣碎成粉。锅里放适量清水,放入去皮切块的雪梨,加入冰糖、川贝。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煲约15—20分钟。等雪梨渐渐变得清透,加入山药块,继续炖煮。煲至山药绵软时,加入枸杞,关火加盖闷几分钟即可。
枇杷雪梨金橘汤
原料:枇杷2个,雪梨1个,金橘3个,冰糖1块,蜂蜜适量。
做法:将雪梨洗净去皮待用,枇杷去皮切块后用盐水浸泡。金橘洗净备用。取小锅加少量水,烧开后放入雪梨、金橘,盖上锅盖转成中小火炖煮。开锅后放入冰糖、枇杷,继续炖煮30分钟即可。
川贝母蒸雪梨
原料:雪花梨1个,川贝母5克,冰糖适量。
做法:雪梨切去蒂部,用勺子挖出雪梨核。把梨的底部放在碗中,将一部分川贝粉放在梨芯底部。用冰糖把梨芯填满,冰糖上再撒上一些川贝母。把梨的蒂部盖上,用牙签固定好。将梨放入锅中隔水蒸30分钟,放凉后即可食用。
惊蛰
美
味养生食谱
枸杞粥
做法:原料为枸杞子30克,大米60克。先将大米煮成半熟,然后加入枸杞子,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特别适合那些经常头晕目涩、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等症病人。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则有保肝护肝、促使肝细胞再生的良效。
鸭血菠菜汤
做法:沙锅放油烧热,下姜片、葱段爆香后里放水烧开,海燕鱼处理干净后放入沙锅中煮15分钟,捞去姜片和葱段,鸭血洗净切片,入锅中煮熟,撇去浮沫,最后放盐、海鲜粉调味,加入菠菜段、枸杞子再煮两三分钟即可。
功效:鸭血性平,营养丰富,养肝血、治贫血,是保肝的最佳食品之一;菠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作用。鸭血菠菜汤可养护肝脏、疏理肝气。
猪心枣仁汤
做法:原料为猪心1个,酸枣仁15克,茯苓15克,远志5克,味精、精盐各适量。先将猪心剖开,洗干净;茯苓、酸枣仁、远志用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与猪心同入砂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打去浮沫,后改文火慢炖,至猪心熟透后,加入少许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此汤有补血养心、益肝宁神之功效。适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心悸不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以及阵发性心动过速、风湿性心脏病、神经衰弱、癔病等。
点击历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