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院蒋健
考《说文解字》可得,毒的本意是指毒草,本文推衍指病因及病理产物。两者溯源同出一宗故清热类植物即可解实际之毒也可解意象之毒。毒,又有高度集聚的意思,说某人目光“毒”,即是目光有神且高度集中,仿佛能看穿一切。
笔者曾以仙方活命饮治疗两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发表于年12月6日和13日的上海中医药报(“蛇串疮遗选仙方”)后,有3例患者读报后相继前来求诊。
案1.王女,72岁。年12月13日就诊。
主诉:带状疱疹遗留左侧肩胛部神经痛已有8个多月。年年4月罹患带状疱疹,发于左侧肩胛部、腋下及前胸,现疱疹皮损基本已愈,局部皮肤可见疱疹遗留的皮损色素沉着,色暗红而平坦。但患处遗留剧烈疼痛,伴有抽痛,日夜均痛,无法耐受,白昼不能做家务,夜间无法入眠,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曾于多处求诊,口服维生素B12、维生素B1、弥可保等营养神经西药以及配合针灸、膏药等治疗,均告罔效。素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弦。按笔者老思路,以仙方活命饮、芍药甘草汤、止痉散为主处方:金银花15g,连翘30g,蚤休12g,蒲公英15g,陈皮9g,当归12g,皂角刺12g,防风12g,炙乳没各15g,白芷12g,天花粉12g,紫花地丁15g,五灵脂15g,元胡30g,白芍60g,甘草12g,全蝎粉2g(吞服),蜈蚣粉2g(吞服),7剂。
二诊(12月20日):服上药后左侧肩胛骨处抽痛已止,但剧烈疼痛未有减轻,舌脉同上。改以血府逐瘀汤、芍药甘草汤、止痉散并加重清热解毒处方:桃仁12g,红花12g,生地12g,川牛膝12g,当归12g,蒲公英30g,金银花30g,瓜蒌皮15g,龙胆草12g,山栀12g,黄芩12g,五灵脂15g,炙乳没各15g,徐长卿15g,元胡30g,白芍50g,炙甘草9g,全蝎粉2g(吞服),蜈蚣粉2g(吞服),水蛭粉2g(吞服),7剂。
三诊(12月27日):诉止痛效果较首诊明显,现左侧肩胛骨处疼痛减轻约两成,夜间因疼痛减轻已可入睡。上方徐长卿增至20g,再加生黄芪30g、参三七粉2g(吞服),7剂。
四诊以后,因疼痛无进一步减轻,且左侧肩胛部、腋下及左侧前胸部抽痛又作,又分别换用血府逐瘀汤、芍药甘草汤、止痉散、大剂量补气(生黄芪50g~g,党参30g~50g)及安神之品至七诊(1月24日),疼痛并无丝毫减少。患者告之:比较下来,还是以二诊方止痛效果相对为显,遂再予二诊方14剂。
八诊(2月7日):再服二诊方后,日夜疼痛均减三分之一以上。现白昼忙碌时已感觉不到明显疼痛,唯于安静或空闲时觉疼痛,夜间痛减可安眠。思二诊处方用药唯清热解毒药物较重,其余略同,遂作以下处方:蒲公英40g,金银花30g,连翘30g,黄柏12g,瓜蒌皮30g,柴胡12g,黄芩12g,龙胆草12g,五灵脂15g,没药15g,红花20g,白芍30g,甘草12g,乌药9g,青皮12g,木香12g,枳壳12g,7剂。
九诊(2月14日):患者诉上方效果颇佳,目前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已减三分之二,已可耐受,寐安。后以上方服至十诊(2月21日),患处皮肤有痒感如虫蚁行走,虽然疼痛尚未全部消除,因经治后有明显减轻,于2月底停止治疗。
笔者在“蛇串疮遗选仙方”文中曾指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医病机主要为毒瘀滞留经络,治疗主要采用清热解毒与活血化瘀法则,仙方活命饮组方恰恰能够体现出上述两种治疗原则。……即便如此,以体现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原则的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本病,其疗效还是有限的,恐与病程相关。”
然则本案治疗过程提示仙方活命饮的疗效并非最佳。分析二诊方的药物组成,与它诊方不同之处在于用了较大剂量的蒲公英、金银花,还有瓜蒌皮、龙胆草、山栀、黄芩等清热解毒药物。八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再加连翘、黄柏及疏肝理气药,止痛效果更形明显。
之所以花费这么长的时间摸索才取得些许疗效,也许与笔者的“认识误区”有关。笔者原先认为,带状疱疹初中期由于急性感染疱疹病毒而需清热解毒为主,至于病程较长的后遗神经痛与神经系统病理改变有关,似应以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以营养神经)为主,清热解毒退居为辅。通过本案认识到,以上观点缺乏足够的临床循证依据,即便如本案已有8个月之久的带状疱疹之后遗神经痛,仍然需要用足够的清热解毒来进行治疗。仙方活命饮非不能治此也,而是嫌其清热解毒药力尚不够也。
(未完待续)
图文编辑李威
▼往期精彩回顾▼蛇串疮遗选仙方(上)蛇串疮遗选仙方(下)玉一斋医生圈石羽全人发煌古义,融汇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