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发病多急,大多数患者自诉,常常是夜里睡一觉醒来,突然感觉面部麻木不适,刷牙漏水,才知道大事不好。继而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龇牙等动作都做不了。
面瘫,又称为面神经麻痹、“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一侧面肌瘫痪、额纹消失、眼闭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说话、笑时更明显)、讲话漏风、流涎等。有些患者可出现口唇与颊部的不适感。可伴有耳内、耳后乳突轻度疼痛,舌前三分之二的味觉减退,泪液或唾液分泌异常,面部感觉异常等症状。
面瘫一般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的病因主要以脑血管疾病,卒中、肿瘤、颅内感染等为主,引起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则以风寒、感染、外伤等为主。
所有面瘫患者中,70%属于感受风寒邪气等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可发于任何年龄及性别的人群,其发病与季节更替存在相关性,冬天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气温越低,发病率相对越高;早晚温差大或季节变换寒热交替时,最易诱发本病。
我院侗医科使用针灸疗法治疗面瘫,针药并用,配合红外理疗等,可祛风散寒,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恢复面部神经功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可作为首选疗法。患者一旦发病,就是要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医院接受系统治疗,只要选对方法,大部分面瘫患者经及时有效治疗后,都可恢复正常。
近日,科室接诊的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因发病前期没有找准治疗方法,导致病情迁延日久,错过了黄金治疗时间,而待到恢复期才开始接触针灸治疗,疗程也相对延长,多数患者担心会遗留后遗症,而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伤害。侗医科长期接诊此类患者,对此采用特殊的穴位透刺、浅刺等针法,配合药物及理疗手段,使一些面瘫长久未恢复的患者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忌食生冷辛辣之物,注意休息,调畅情志,还应注意避免面部长期冷风刺激,睡觉时不对风口,身热汗出时不宜立即凉风直吹;寒冷天气外出应戴口罩、围巾。患者可每天用热毛巾敷捂患处,并且做些面部肌肉运动,如闭眼、收缩口角等,有助于更好更快地恢复面神经功能。高血压患者坚持控制血压,防止血压波动过大,低盐低脂饮食;适当控制体重,保持开心愉悦的心态,生活作息规律,多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自身免疫力等。
面瘫的认识误区虽然面瘫较为常见,但人们对其仍然存在不少误解。有人认为,面瘫都会自己好的,无需治疗即可自愈;还有人强调,面瘫应该在一周之后再开始针灸治疗。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约有75%-90%的面瘫患者无法自愈,如果出现面瘫症状,应该尽早接受针灸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面瘫的预防和调和1、关键要注意防寒,应避免面部及耳后吹风,遇到寒冷或大风天气外出时,应戴口罩或围巾;
2、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特别在患病后要注意休息,减少用眼,少看电视、电脑、手机、书报等;
3、锻炼身体,保持心情舒畅,提高抗病能力;
4、注意营养,荤素搭配,多吃新鲜蔬菜、粗粮、大枣、瘦肉等富含B族维生素及高蛋白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5、加强面部肌肉锻炼,如抬眉、闭目、耸鼻、噘嘴、鼓气等动作;
6、局部穴位按摩,如印堂、太阳、攒竹、下关、地仓、颊车、翳风等穴位;
7、如有眼睑闭合不全者,在睡觉或外出时应佩戴眼罩或有色眼镜,必要时抗生素滴眼,以保护角膜及预防眼部感染。
侗医科使用针灸治疗面瘫:以及腰痛、肩周炎、颈椎病等各种关节疼痛:
—
图/文:侗医科编辑:梁树杰校对:杨巧审核: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