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怎么办?
婴儿的神经发育未完全,所以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如果量到体温38度,首先要考量是否穿太多或是包太厚或是室温太高、门窗紧闭室内空不流通。
如果宝宝没有畏寒发抖的现象,可以考虑先减少衣物、开空调或是维持良好通风,观察体温能否自然下降,如果还是高过38度,就要进一步找发烧的原因。
多数的人对于婴儿发烧到几度的时候要吃药?要用什么退烧药?还是使用塞剂等相关问题存有疑问和不确定性。
然而,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虽然孩童发烧了,但你发现孩子能睡、能吃也能玩,精神也还不错,就算烧到39度,不需要特别处理也没关系。
感染通常是最主要造成发烧的原因,但如果是三个月大以内的宝宝,必须尽快就医,因为这年纪的小baby太小,即使是严重的感染,也不一定能透过肢体语言讯息表达出哪不舒服,有相当高的机率要住院作详细检查。
例如:婴幼儿的泌尿道感染发烧是最直接的讯息,但要确定诊断就需要做更深入的检查。
如果宝宝发烧了,爸妈可以先让宝宝吃家里预备的退烧药,剂量可依照现在的体重公斤数,并且观察烧退后的活动力。
倘若烧退后的活动力还不错,可以看儿科门诊,但如果不论发烧与否,宝宝活动力很差,伴随呼吸急促,甚至有热性痉挛等紧急的情况,就必须挂急诊,由儿童急诊医学医师判断宝宝状况,以免延误治疗时间。
婴儿发烧该如何处理?
由于婴儿语言发育尚未完全,无法正确表达身体的不舒服,学者针对发烧,整理发烧处理三步骤:
▼步骤一(检查宝宝状况与环境)
宝宝是否有发抖畏寒情形
宝宝是否穿太多
室温是否过高、门窗紧闭所以室内空气不流通(建议建议最适合新生儿的室内温度为℃~8℃)
▼步骤二(帮宝宝退烧)
<三个月婴儿需尽快就诊看医生
三个月婴儿先吃预备的退烧药
▼步骤三(观察宝宝后续活动力)
退烧后活动力不错的,至儿科确认宝宝状况即可
活动很差、呼吸急促、痉挛等紧急状况需急诊
常见发烧原因有哪些?
一般感冒或肠胃炎的发烧,大概在3-5天之内会完全退烧。但若是腺病毒、EB病毒、造成疱疹性齿龈口腔炎的单纯疱疹病毒等,发烧天数会再多天一点。
其他发烧原因,也要怀疑是否有泌尿道感染?肺炎?或是有感冒的并发症,例如:中耳炎或鼻窦炎等等。依照临床的状况,可以安排抽血、验尿、或照胸部的X光。
发烧是小孩成长的必经历程,如果就医方便,建议有发烧就看医生,因为偶尔会遇到烧五天才第一次看医生的病人,有时真的很难回推一开始的情形。初期就医可让医生作个记录,会比较好推估后续发展。
退烧该注意哪些?
刚发烧如果婴幼儿处在发抖寒颤,甚至表达寒冷,退烧药是唯一有效可行的方式,当发抖寒颤停止且手脚摸起来都是呈现温热情形,协助身体散热的方式可帮助退烧。
口服退烧药通常为优先选择,除非真的烧得很高,吃药会吐才考量用塞剂。爸妈在帮忙塞塞剂时,要先分散一下小朋友的注意力,否则婴幼儿容易被这种行为吓到。
塞塞剂时要先把脚抓好,在肛门口处涂一点凡士林,温和的按摩一下,确保小朋友放松以免产生阻力,就能简单地推进去,塞完只要稍微抱着小朋友,不要让他觉得紧张。
虽然使用塞剂体温会降得很快,但烧的也很快,体温会剧烈波动;反观使用口服退烧药,它温度升降不会这么快速,对婴幼儿而言体温不剧烈波动较不会那么不舒服。
除了吃退烧药之外还有哪些退烧方式?
很多家长会让小孩贴退热贴,或者用温毛巾擦拭身体、泡温水澡等,这些方式其实可有可无,但用了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根据实证研究,已不再支持当孩子发烧时使用冰枕,因为若是处在可能在发抖寒颤刚发烧期,使用冰枕会让小孩发抖更厉害,加重孩子的不舒服;若是用酒精擦拭身体则会让毛孔收缩不易散热,快速降温的过程也会导致婴幼儿身体不适。
最后,还要提醒爸爸妈妈,孩子生病发热,其实只要爸爸妈妈掌握了科学的处理方法,做好家庭护理和预防,就能帮孩子战胜疾病,让我们的宝贝们健康成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