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
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属中医“风赤疮痍”范畴。是由单纯性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睑皮炎。中医认为多因脾经湿热,外感风邪,风热之邪循经上犯胞睑;或外感风热邪毒引动内火,风邪热毒上攻胞睑,以致胞睑皮肤溃烂;或脾胃湿热中阻,土盛侮木,脾病及肝,肝脾同病,复感风邪,风湿热之邪循经上犯于目。
祛风清热除湿法治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脾经风热证案
文某某,女,59岁,湖南省南县房地产公司,干部。于年5月12日初诊。
主诉:右下睑刺痛、烧灼感,长水疱4日。
病史:患者于本月7日感冒发热后出现右下睑刺痛、烧灼感,继而长水疱;伴恶寒发热,大便秘结。
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0.8。右下睑皮肤外侧红赤,半透明水疱呈簇状,并有黄色黏稠液体渗出。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右眼)。
辨证:脾经风热证。
治法:祛风清热除湿。
方剂:除风清脾饮(《审视瑶函》)加减。
处方:陈皮5g,连翘10g,防风10g,知母10g,黄芩10g,玄参10g,黄连5g,荆芥10g,桔梗10g,甘草5g,生地黄15g,大黄10g,(后下),金银花15g,板蓝根15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外治:青黛膏外涂,每日2次。
医嘱:①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②保持皮肤清洁,切忌搔抓揉搓,以免变生他症。
二诊(年5月19日):便通症减。检查:右眼皮肤水疱干涸结痂。原方去大黄。再服7剂痂脱而愈。
按:《眼科纂要·眼皮腐烂》认为本病是由“湿热停滞脾胃所致。”该患者为脾经风邪上攻胞睑,故眼睑皮肤红赤、痒痛、灼热,起水疱;风热在表,故伴恶寒发热;在里则大便秘结;舌脉之象为风热之候。除风清脾饮加减方中黄连、黄芩、连翘、玄参、知母清脾胃,泻热毒;大黄通腑,泻脾胃积热;荆芥、防风疏风散邪;桔梗、陈皮理气和胃祛湿;生地黄配合大黄凉血活血消滞,寓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加金银花、板蓝根以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合之共奏清脾泻热,疏风散邪之效。
祛风清热解毒法治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风火上攻证案
龙某某,男,27岁,湖南省潇湘电影制片厂,干部。于年3月18日初诊。
主诉:左下睑及口角上方刺痛、烧灼感,长水疱5日。
病史:患者于本月13日感冒发热后出现左下睑及口角上方刺痛、烧灼感,继而长水疱;伴发热寒战。
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8。左下睑及口角上方皮肤红赤,水疱呈簇状,部分渗出黄色黏稠液体。舌质红,苔黄燥,脉数有力。
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左眼)。
辨证:风火上攻证。
治法:祛风清热解毒。
方剂: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加减。
处方:黄芩15g,黄连5g,薄荷5g,陈皮6g,玄参10g,连翘15g,板蓝根15g,马勃6g,牛蒡子10g,僵蚕5g,升麻3g,柴胡6g,桔梗10g,生甘草6g,金银花15g,大青叶10g。6剂(中药配方颗粒/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公司提供)。
服法:每日2次,每次1格,开水冲服。
外治:①0.1%更昔洛韦(晶明)滴眼剂,滴入眼睑内,一次2滴,每2小时一次,一日给药5~6次。②0.15%更昔洛韦(丽科明)眼用凝胶,外涂患处,适量,每日3次。
医嘱:①适当休息,提高身体抵抗力。②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甘厚味。③保持皮肤清洁,切忌搔抓揉搓,以免变生他症。
二诊(年3月24日):检查:右眼皮肤水疱干涸结痂。原方。再服6剂,痂脱而愈。
按:《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胞睑属脾,脾经蕴热,复感风邪,内夹心火,上攻胞睑,故见胞睑皮肤红赤如朱,灼热疼痛,水疱簇生溃烂;热入半表半里,故发热寒战;舌质红,苔黄燥,脉数有力为热盛之候。普济消毒饮是治疗大头瘟证的代表方剂,方中重用黄连、黄芩清热泻火,祛上焦热毒,为君药;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辛凉疏散头面风热为臣药;玄参、板蓝根、马勃、桔梗、甘草清利上焦之热,并助芩连清热解毒;陈皮理气而疏通壅滞,共为佐药;柴胡、升麻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行头面,为佐使药;加金银花、大青叶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之功。本方组成药物大多苦寒辛散,不宜久服,中病即止,阴虚者慎用。本病为病毒感染所致,内服中药,清除病邪,外用抗病毒西药,内服外用,能提高疗效。
祛风除湿解毒法治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风湿热毒证案
刘某某,男,36岁,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雷锋镇,农民。于年5月22日初诊。
主诉:右下睑及口角上方刺痛、烧灼感,长水疱3日。
病史:患者于本月19日感冒发热后出现右下睑刺痛、烧灼感、极痒,继而长水疱、脓疱;伴胸闷纳呆,口中黏腻,饮不解渴,大便秘结。
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1.2。右下睑皮肤红赤,水疱呈簇状,部分糜烂渗出黄色黏稠液体。舌质红,苔腻,脉浮滑数。
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右眼)。
辨证:风湿热毒证。
治法:祛风除湿解毒。
方剂:除湿汤(《眼科纂要》)加减。
处方:连翘10g,车前子10g(包煎),枳壳10g,陈皮5g,黄芩10g,黄连5g,荆芥10g,防风10g,栀子10g,苦参10g,地肤子10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板蓝根15g,苍术10g,白鲜皮10g,茯苓10g,滑石15g(包煎),大黄10g(后下),甘草3g。5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外治:①0.1%更昔洛韦(晶明)滴眼剂,滴入眼睑内,一次2滴,每2小时一次,一日给药5~6次。②0.15%更昔洛韦(丽科明)眼用凝胶,外涂患处,适量,每日3次。
医嘱:①适当休息,提高身体抵抗力。②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甘厚味。③保持皮肤清洁,切忌搔抓揉搓,以免变生他症。
二诊(年5月27日):病情好转。检查:右眼皮肤水疱干涸结痂。原方去黄连、大黄、苦参;加黄芪15g,白术10g,以补气健脾,托毒生肌。7剂。痂脱而愈。
医嘱:①平素注意增强体质,精神舒畅,避免过度劳及感冒。②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甘厚味。③尽量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切忌搔抓揉搓,以免变生他症。
按:患者因风湿热邪壅盛,蒸灼睑肤,故胞睑红赤疼痛,水疱脓疱簇生,极痒,破溃流水,糜烂;湿困脾胃,故胸闷纳呆,口中黏腻;湿郁化热,则饮不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腻,脉浮滑数为湿热内蕴之候。除湿汤加减方中以黄芩、黄连、栀子清热燥湿;大黄泻热通腑;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清热解毒;苦参、白鲜皮、苍术、地肤子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连翘透肌解表,清热逐风,除风热之邪,为疮家要药;荆芥、防风祛风止痒;茯苓、滑石、车前子健脾清热利湿;枳壳、陈皮理气健脾;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清热除湿,祛风止痒之效,风湿热俱去,诸症则除。
清热解毒散邪法治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肝脾热毒证案
陈某某,男,28岁,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黄金镇,农民。于年6月26日初诊。
主诉:右下睑及上唇刺痛、烧灼感,长水疱4日。
病史:患者于本月22日感冒发热后出现右下睑及鼻翼旁刺痛、烧灼感、极痒,继而长水疱、脓疱;右眼碜涩疼痛,畏光流泪;伴头痛,发热,口苦。
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1.2。右下睑及鼻翼旁皮肤红赤,水疱呈簇状,部分糜烂渗出黄色黏稠液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右眼)。
辨证:肝脾热毒证。
治法:清热解毒散邪。
方剂: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味。
处方:龙胆10g,生地黄10g,当归10g,柴胡10g,木通10g,泽泻10g,车前子10g(包煎),栀子10g,黄芩10g,金银花10g,板蓝根10g,地肤子10g,白鲜皮10g,防风10g,滑石15g(包煎),生甘草5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外治:①0.1%更昔洛韦(晶明)滴眼剂,滴入眼睑内,一次2滴,每2小时一次,一日给药5~6次。②0.15%更昔洛韦(丽科明)眼用凝胶,外涂患处,适量,每日3次。
医嘱:①适当休息,提高身体抵抗力。②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甘厚味。③保持皮肤清洁,切忌搔抓揉搓,以免变生他症。
二诊(年7月3日):眼痛减轻。检查:右眼皮肤水疱干涸结痂。原方去龙胆;加黄芪15g,白术10g,以补气健脾,托毒生肌。7剂。痂脱而愈。
按:《世医得效方·眼科》中认为本病“因风热生于脾脏”。患者脾经热毒风壅,土盛侮木,脾病及肝,肝脾同病,故胞睑及鼻翼旁红赤痒痛,水疱、脓疱簇生,患眼碜涩疼痛,畏光流泪;热毒上攻,故头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为肝脾热毒之候。龙胆泻肝汤加味方中龙胆大苦大寒,能上清肝胆实火,下泻肝胆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切中病情,故为方中君药;黄芩、栀子两药苦寒,归肝胆三焦经,泻火解毒,燥湿清热,用以为臣,以加强君药清热除湿之功;湿热壅滞下焦,故用渗湿泄热之车前子、木通、泽泻、滑石,导湿热下行,从水道而去,使邪有出路,则湿热无留,用以为佐;然肝为藏血之脏,肝经实火,易伤阴血,所用诸药又属枯燥渗利伤阴之品,故用生地黄养阴,当归补血,使驱邪而不伤正;肝体阴用阳,性喜疏泄条达而恶抑郁,火邪内郁,肝气不舒,用大剂苦寒降泄之品,恐肝胆之气被抑,故又用柴胡疏畅肝胆,并能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且柴胡与黄芩相合既解肝胆之热,又增清上之力,以上6味皆为佐药;加金银花、板蓝根以解毒;地肤子、白鲜皮、防风以助散邪止痒;甘草为使,一可缓苦寒之品防其伤胃;二可调和诸药。方中泻中有补,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火降热清,湿浊得消,毒邪得解,风热得去,循经所发诸症,皆可相应而愈。
湖南中医院门诊挂号可采用电话预约、网上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