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赌你不敢点击上方的小蓝字
年3月15日,挪威官方向OIE通报,3月4日,布斯克吕郡(Buskerud)发生1起马疱疹Ⅰ型病毒感染,涉及的易感动物有16匹马,其中3匹发病。这是继2月25日霍达兰郡(Hordaland)之后,挪威发生的第2起马疱疹Ⅰ型病毒疫情,霍达兰郡疫情涉及的易感动物有80匹马,其中8匹发病,1匹死亡。3月15日,OIE通报挪威马疱疹Ⅰ型病毒感染疫情
马疱疹病毒Ⅰ型(EHV-1)感染是OIE规定上报的19种马属动物疫病之一。主要引起妊娠母马病毒性流产,还可引起轻微呼吸道症状、幼驹死亡、脑脊髓炎等神经症状,近年来由EHV-1引起的神经症状在世界各地的发生有上升趋势。EHV-1感染对种马、赛马、休闲骑乘马匹等马匹的健康,形成重大威胁。
马疱疹Ⅰ型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流产、幼驹死亡和神经症状
01
流行病学EHV-1感染在我国也分布较广,EHV-1一旦感染,可终生潜伏感染。病马和康复带毒马是本病的传染源,康复带毒马由于断奶、运输等应激因素,潜伏的EHV-1会再次激活、发病。本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呼吸道是EHV-1的入侵门户,消化道和交配也可传染。
02
临床症状EHV-1感染早期会有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发热、厌食、大量浆液性鼻液(后期脓性)。流产一般认为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多发于妊娠期的后四个月。脑脊髓炎型主要由EHV-1的某些株系感染引起,早期表现为突然共济失调,轻度瘫痪、尾部僵硬、尿失禁等。大多伴发于发热、流产、呼吸系统症状。
EHV-1感染出现的呼吸道症状(脓性鼻夜)和神经症状(四肢协调失衡)
03
治疗不复杂的病例,一般可自愈。病情严重者,需对症治疗。应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取得的疗效不显著。若无继发细菌感染,无需抗生素治疗。
04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和进行疫苗接种仍是预防、控制EHV-1感染的主要方法。
一、饲养管理
严格遵守标准的卫生防疫措施,定期对马厩进行消毒,注意饮食来源,加强妊娠母马的饲养管理。
(1)分群饲养,妊娠母马群与其它类别马匹分开饲养:隔离检疫,新引进母马隔离后再转入种马场;
(2)小群饲养,妊娠母马按妊娠周期再细化分群;
(3)避免应激,如长期运输、更换场地、断奶、去势等。马匹在应激状态下易导致潜在感染的病毒激活,从而导致马匹发病。
(4)感染马匹要立即隔离,并对病马的环境和流产后的分泌物、排泄物及胎儿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二、疫苗免疫
中国马会通过农业农村部特批绿色通道,进口有EHV-1疫苗,可有效降低EHV-1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和母马流产。
EHV-1疫苗
幼驹在6月龄进行初次接种,之后间隔4周、间隔3个月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接种,之后每6个月接种一次。怀孕母马在交配后第2个月接种一次,第5或6个月接种一次,怀孕第9个月接种一次。
信息来源:国家马属动物安全福利中心
即刻扫码更多精彩好看你就点点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