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皮肤黏膜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生的、沿神经带状分布、单侧分布、密集成群的疱疹为特点,疼痛明显,愈后极少复发。本病传染性很小,带状疱疹患者不能直接传播带状疱疹病毒,但能在易感人群中造成水痘流行。其传播途径仍为“皮肤-空气-呼吸道”。来源:百科基本信息患者:孙某性别:男年龄:61岁出诊时间:年7月10日病史患者于年07月10日因“右侧胸背部疼痛伴红色疱疹10天”住院,自诉右胸背部剧痛,呈阵发性烧灼样、刺痛,夜间加重。查体:T:36.7℃,P:66次/分,R:20次/分,Bp:/81mmHg。症见:右侧胸壁皮肤片状疱疹,延肋间神经呈簇状分布,疱疹周围皮色暗红,高出皮肤,按之碍手。诊断中医诊断:缠腰火丹西医诊断:带状疱疹治疗常规头部、督脉、任脉、脏腑体表挑治,平衡针刺胸痛穴、肺病穴、升提穴,曲池、大椎刺血拔罐,然后用火针在疱疹周围将水泡点破、拔罐,使疱疹内液体流出。治疗结束后,患者自诉疼痛减轻约60﹪以上,第二天疱疹结痂,第三天痊愈出院。中西医理论中医称本病为缠腰火丹、缠腰龙、蛇串疮、蜘蛛疮等。多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蕴热,外溢皮肤而发;或脾失健运,湿邪内生,或感染毒邪,湿热火毒蕴结肌肤而成;或老年体弱患者,多因血虚肝旺,气血凝滞而成,患侧疼痛剧烈,病程迁延。证属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等。本病多见于成年人,发病多在春秋两季。西医认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神经元中,当携带者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延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而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有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延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前后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较为剧烈。病程一般2至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按语挑针治疗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循环,平衡阴阳调整五脏六腑,通过挑治病变部位的皮肤浮络和血络,使经络贯通,阴阳表里之间联系加强,营养输送顺利畅通。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平衡针灸是通过刺激外周神经上的神经干、神经支特定靶位,给患者一种良性刺激,这种良性刺激既不针对病原体,也不直接刺病人的病变部位,而是针对大脑负责该脏器该部位病变的中枢靶位,通过中枢靶位的应急性调整,使失调紊乱的中枢系统瞬间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在通过大脑中枢的整合效应,调动体内贮存的能量物质——中枢递质,按照生命基因程序进行应急性再分配再调整,提高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镇痛效应,增强机体炎症吸收功能,使原来失调的功能状态和紊乱物质代谢的程序,恢复到一个崭新的平衡状态。通过火针的温热作用,振奋人体阳热之气,使阴寒之气驱除,寒去凝散,血脉经络畅达,气血调和,诸疾自愈。笔者通过挑治皮部可以改善皮部循环、使血行畅通,炎症消失。平衡针刺来激发、调整和完善病人的平衡调控系统,对其出现的病理状态进行自我干预,自我修复。刺血可以直接将毒素排出,有清热解毒作用,火针对解毒有穿透力,能杀伤一切病毒和细菌。火针还具有扶正作用。医师简介罗晓峰,男,汉族,生于年4月,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医师,平衡针灸医师,中医推拿师,平衡针灸学会会员,平凉市针灸学会会员。年6月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年10月赴北京学习平衡针灸,年7月赴平凉学习创伤急救,擅长运用传统针灸、平衡针灸、古中医、立新七针及魏氏八卦挑针治疗腰腿痛、颈椎病、面神经麻痹、肩周炎、神经性头痛、牙痛、腱鞘炎、感冒、咳嗽、中风及后遗症、带状疱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乳腺增生等。办公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那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