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因带状疱疹神经病毒侵袭神经末梢所致,常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久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等,属于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轻轻触摸即可产生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从而导致病人寝食难安,备受折磨,作为现代医学难以治愈的顽症之一,时刻潜在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
近日,我院针灸科门诊治疗了一位上述病症的患者,情况如下:
患者,女,77岁,因“右上肢疼痛1月余”就诊,1月前出现右上肢瘙痒,后皮肤逐渐出现疱疹,伴疼痛难忍,夜间为甚,经皮肤科就诊后,患者现疱疹已结痂,仍有右前臂内侧、手掌尺侧及小指疼痛、瘙痒、麻木,疼痛呈针刺样及烧灼感。
查体:神清,精神差,右前臂簇状暗红色疱疹,已结痂,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诊断:蛇串疮-脾虚湿蕴挟血瘀。治则: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止痛。
方法:皮肤局部消毒后,予三棱针小指处局部放血,并予疱疹局部围刺。经治7天后,患者夜间疼痛较前明显减轻,疼痛次数减少,疼痛范围明显缩小。
中医认为由于正气内虚,邪毒外侵,气滞血瘀,湿热蕴结,络道阻滞而发病。此患者年老体弱,脏腑功能低下,又患急性带状疱疹后久而不愈,更伤及阴阳,呈现阳失温煦,阴失濡润。阳气虚,元阳不足,清阳不升;阴血不足,脉络拘急,则形成“不荣则痛”。
“井主心下满”,并用于急救,患处为手太阳小肠经所经之处,故取其井穴少泽放血,以引邪毒外泄;围刺法属古典针刺方法,用于经络气血痹阻,二者合用共奏驱邪散瘀止痛之功效。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