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最害怕的就是宝宝生病发烧,尤其是长时间体温降不下来,简直就是考验宝爸妈的心理承受底线,但是此刻,我们一定要尽力克制情绪,保持头脑清醒,冷静应对孩子发烧。
孩子发烧38度,我想给孩子洗个澡降降温,可是老人家不让,说洗澡会让孩子烧得更厉害。请问医生,这种说法对不对啊?宝宝发烧要怎么护理呢?
孩子发热可先选择物理降温,多饮水/液体是退热的基础,温水澡或温湿敷是最有效且最舒服的退热方法。冰袋的降温效果有限,也不舒服。退热贴与冰袋作用相似,比冰袋效果弱,却比冰袋舒服。孩子发热时可用退热贴,但多是安抚家长,要退热贴接触局部皮肤反应。发热高于38.5度还需服退热剂。
接下来,我们将就日常生活中,宝爸宝妈们常遇到的宝宝发烧护理误区进行了补充回答。
误区一:宝宝发热后穿厚衣服盖厚被子捂汗
小儿心脏力量较弱,每次心脏搏动到达手脚末端的血液少,平日会出现手脚偏凉于身体的现象。发热时,人体会动用更多的血液到体内重要脏器,导致手脚越发偏凉。使手脚恢复温热的方法是有效的物理降温,但不包括多盖、多穿的捂热法。捂热易使热量积于体内诱发热性惊厥,甚至会捂出大汗引发脱水。
高热时给孩子穿过厚衣物,非常不利于退热,还会诱发高热惊厥。退热的根本是增加散热,只要将体内多余的热量散到体外即可退热。首先,多给孩子喝水,增加体内水分;其次,减少衣服或覆盖物(同时相应提高室内温度);再有就是适当服用退热药物,利于体内散热。记住,室内外温差过大,特别是多穿衣服后出汗再着风,即会着凉。
(图片内容非常重要,建议点击查阅或收藏)
误区二:孩子发烧了,用酒精搓身体可以降温
家庭用酒精擦浴,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其原因是家长不容易掌握到大血管流动的部位,这样退热效果有限,反而增加孩子的寒战反应。因为酒精蒸发过程中会带走皮肤表面的热量,使皮肤收缩出现寒战反应,更不利于体内热量散发。建议家庭内还是采用温湿敷和洗温水澡,这样比较安全。
(图片内容非常重要,建议点击查阅或收藏)
误区三:发烧后立刻带孩子去看医生
其实,孩子发热只有3小时,很难通过体检或血液检查寻找到发热原因。妈妈应该在孩子体温超过38.5℃时,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物,以避免高热惊厥的发生。
对待发热,家长不要过于惊慌。首先要给孩子测量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8.5℃,就要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物。一定要注意药物剂量是否合适,再有就是多给孩子饮水。在保证体温不高于38.5℃的同时,注意孩子是否存在咳嗽、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如果给孩子服药,一定要记住药名和剂量,以便在看病时向医生叙述清楚。
布洛芬
泰诺林
日常最大量
每6小时一次
每4小时一次
每次用量
10mg/kg
15mg/kg
对应商品名用量
美林小儿混悬滴剂:50mg/1.25ml-40mg/ml
美林儿童混悬液:mg/5ml-20mg/ml
泰诺林小儿混悬滴剂:mg/ml
泰诺林儿童混悬液:mg/5ml-32mg/ml
注意事项
连续服用不要超过7天
误区四:认为退热药有副作用不给孩子吃
当体温超过38.5℃,就应给孩子服用安全的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的有效退热时间为3-4小时;布洛芬,如美林的有效退热时间为6-8小时。
服泰诺林后3-4小时,若体温再度超过38.5℃可服美林;若6-8小时后再度升高可服泰诺林,如此交替服用。
误区五:一着急就输液,可以好得更快
静脉输液不明智!任何原因引起的发热不会因口服或注射一两次药物就会快速变为正常。我们应遵循能口服就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给药的原则。
误区六:给孩子用抗生素退热
抗生素不是治疗发热的万能药,它只针对细菌和某些支原体、衣原体等病菌,不能抑制和杀灭病毒。对于病毒感染,抗生素是无效的。抗生素本身属于化学物质,服用不当对孩子会造成不该有的负面效应。
发热时,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均低,特别是低于正常值低限,此时淋巴细胞相对增高,说明是病毒感染,不用抗生素。若病毒感染并不严重,非单纯疱疹、EB病毒等,也不需用抗病毒药物。病毒感染后2~4周,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会恢复正常,不需用升白细胞药物或免疫增强剂。
抗生素(青霉素、头孢等)不是退热药物!只有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才能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给孩子使用的退热药物只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99%的用户会长按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安全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