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病是由豆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特殊的丘疹和疱疹(痘疹)。
临床症状:
山羊痘潜伏期6-8天,病初鼻孔闭塞、呼吸促迫,有的山羊流浆液或粘液性鼻涕,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有浆液性分泌物,体温升高到41-42℃,鼻孔周围、面部、耳部、背部、胸腹部、四肢无毛区、有两分至一元钱硬币大小的块状疹,疹块破溃后,有淡黄色液体流出,时间长了结痂。全过程约4周左右。山羊痘并发时呼吸道、消化道和关节炎症,严重时可引起脓毒败血症死亡。
治疗方法:
山羊痘用青、链、霉素无效,接种山羊疫苗,该病停止发生。
1免疫血清:大羊10-20毫升,小羊5-10毫升皮下注射。
2对症疗法:10%NaCl液40-60cc或NaHco3液cc,静脉滴注。局部用1%高锰酸钾液洗涤患部,再涂擦碘甘油。
3支持疗法:10%葡萄糖液cc、5%葡萄糖酸钙40cc、青霉素万、链霉素2g,一次性静脉滴注。
预防方法:
1平时注意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
2检疫:特别是引进种羊,隔离4个星期,检疫不带混群。
3疫区内用疫苗预防接种,羊疫鸡化毒苗,0.5ml/只/尾根部皮下注射,免疫期一年。
4发病山羊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和消毒,病死山羊尸体立即深埋,防止病源扩散。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看的好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