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它是疾病的一种症状或者体征。发热是人体对感染做出的自然反应,它会激发体内产生更多的白细胞和抗体来抵抗感染。研究表明,适度的发热有助于提高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可以帮助孩子击溃感染的过程。但是发热会让孩子觉得不舒服,而且当孩子出现发热的时候家长会变得焦虑。
当发现孩子发烧之后怎么办
美国儿科学会的最新建议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的建议是:当孩子发烧时,除非孩子非常不舒服否则发热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退烧药)。因为只是略高一点的体温并不会引起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孩子曾经有过发热相关的惊厥,即使你在孩子出现发热时立即喂他吃了正确的药物,也并不能阻止抽搐继续发生。
观察孩子的行为非常重要,如果孩子规律的吃饭、睡觉、并且正常的玩耍,一般不需要治疗。在自己为孩子进行治疗的时候,应该先问问儿科医生的意见(就诊后再自行处理,医院或者自己掌握发烧的处理原则)。当孩子出现发热,而且看起来相当烦躁或很不舒服,你可以用下面这些方法进行治疗:
1、药物退热
婴儿体温超过37.3℃定义为发热,超过38.5℃需要口服退烧药,药物剂量对照婴儿的体重(详细说明见后文)。
3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吃对乙酰氨基酚
6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吃布洛芬
2个月以下的孩子在未经医生的允许下不能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3个医院就诊)
2、鼓励孩子多喝一些液体多给孩子喝水、稀释的果汁、母乳等,发烧会让身体脱水,进而导致更多身体问题,因此要给孩子多喝水,多吃流质食物。最好是白开水,如果你的孩子坚决不喝白开水,可以鲜榨些果汁勾兑些白开水(将果汁稀释),或者在白开水中加几滴果汁,以提升口感。电解质溶液,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都可以喝。
3、保持孩子的房间和整个家里凉爽舒适,给孩子少穿一点衣服。
给孩子穿一件薄衫,如果穿太多容易将温度捂在体内,不容易散发。而宽松的薄衫有助于体表空气流通,更容易带走体内的热量。手边放一条小毛毯,以备孩子感觉到冷时使用。如果房间又热又焖,可以使用空调或者放一台电风扇,不要对准孩子直吹,把电风扇防止在一个有冷空气流动的地方。
4、孩子发热不需要一直待在家里、躺在床上,会走路的孩子可以在外面活动
5、美国儿科学会关于发热的建议中,没有涉及到任何一项物理降温的方法,但是生活经验可以更好的说明,当孩子发热尤其是夏季,室温条件允许,可以给孩子洗澡。
给孩子洗澡或者泡澡。泡澡能带走孩子体表的温度,是非常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而且如果孩子喜欢玩水,可以让发烧的孩子更舒服。如果你已经给孩子服用了退烧药,可能等药效发挥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时你可以先给孩子泡个温水澡。
处理发热目的让孩子更舒服
ENTERTITLE
无论是药物降温还是物理降温,发热的处理方法是让孩子更舒服,听起来似乎有点奇怪,因为发热本身不是疾病,是一种症状或者体征。
发热是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等)引起的一种症状,就发烧本身而言不会引起及疾病,而是疾病产生的发热。通常情况下它是身体对抗感染的积极行为。发热可以刺激身体某些防御机制,例如白细胞,它们可以攻击和摧毁入侵的细菌和病毒。
退热药物的原理是:通过阻断机体内诱发发热的机制而降低体温。而并不会针对疾病本身,比如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症状,退热药的效果只能是降温,而不能杀死细菌本身。所以一般细菌感染既有发热的症状又会有其他症状,抗生素是用来杀死细菌,退热药只能使体温降低。
1、孩子的正常体温和发热
正常人体体温在37.3℃以下,超过37.3℃称为发烧。1岁以内的婴儿正常体温可以在37.5℃以下,天气炎热,孩子穿的过多,活动或者吃奶后体温有所波动是正常的,但是超过37.5℃以上属于发热。
2、最长见的婴幼儿发热的病因:
呼吸道疾病:感冒、扁桃体炎、肺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肠炎、腹泻等;
出疹性疾病:幼儿急诊、水痘等。
如何测量体温
ENTERTITLE
测量体温的方法有:肛门测量、口腔测量、腋下测量、耳部测量。
1、肛门测量。需要插入肛门1.5~2.5cm,扶住1分钟或者等体温计上指示灯显示,但是这种测量方法对于小宝宝来说难度很大,而且短时间内反复测量小宝宝的配合度不高。
2、腋下测量
3、口腔测量。适合4~5岁以上的孩子。肛门和口腔测量比腋下要准确一些,但是似乎并不太适合中国的国情,因为孩子生病本身很痛苦,反复把体温计插入孩子的肛门或者口腔来测量体温并不现实。肛门测量和口腔测量都需要持续1分钟,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4、耳部测量。对于小宝宝来说,口腔测量和腋下测量不能很好的配合,所以最适合的方法是使用耳温枪对耳部温度进行测量。迅速,几秒钟结束测量、准确、减少孩子的痛苦。
选择什么样的体温计
ENTERTITLE
美国儿科学会不再建议使用水银温度计,因为很可能破碎,造成其中水银挥发并被人体吸入,从而导致中毒。数字化体温计是最适合的选择。
1、耳温枪(耳部红外线体温计),应该是最适合小宝宝测量体温的方法。它们的准确性取决于红外线束到达耳鼓的能力。所以,耳部耵聍多(俗称耳屎),以及耳道中存在小弯曲的时候,这种体温计就没那么可靠了。所以使用时,如果几次测量值差别很大,要检查耳温枪套有没有耳垢,也要看下孩子外耳道有没有过多的耵聍。
2、数字化电子体温计,更适合测量口腔温度和肛门温度。
退热药的使用方法
ENTERTITLE
使用退烧药一共需要掌握四方面,第一什么时候用,第二选择什么药物,第三吃多少,第四怎么吃?
一、退烧药降温:发热超过38.5度时使用。
二、选择什么药物?
关于药物的名称和命名,一共有两种:一种是药物本身的成分名,也就是通用名,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一种是不同药品厂家给同一种成分的药物起得不同的名字,也就是商品名:比如泰诺林、美林。
选择药物的时候只需要看成分名,哪个厂家都可以。
退烧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和阿司匹林。这三种药物对于发热的疗效几乎一样,但是阿司匹林可能导致瑞氏综合征,或与瑞氏综合征有关,所以对于儿童发热,不能使用阿司匹林治疗。
1、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
3个月及以上的孩子出现发热,可以喂对应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每4个小时可以给孩子喂一次药,但是在24小时内不能超过5次。对乙酰氨基酚剂量过大时,有可能造成对肝脏的损伤。这种毒性反应的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以及腹部不适。如果孩子患有肝脏疾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此药。
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这种退烧药是最常用的。红色液体,甜味,一般孩子不会拒绝这个味道。
2、布洛芬(美林)
6个月以上孩子可以吃对应剂量的布洛芬。每6~8小时可以给孩子喂药一次,但是24小时之内不能超过4次。但是如果孩子患有肾脏疾病、哮喘、溃疡或其他慢性病,在给孩子吃布洛芬之前要先咨询医生。如果孩子由于发热而出现脱水或者继发呕吐,布洛芬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因为它存在肾脏功能损害的潜在危险。
布洛芬(美林)这种退烧药也是婴幼儿常用药物。白色液体,甜味。
三、药物剂量
这两种药物的服用剂量要根据孩子的体重来计算。每种药物的服用计量务必遵医嘱或者说明书上都有明确的标记说明。
四、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怎么吃?
体温超过38.5°C需要服用退烧药,避免服用一种药物的副作用,可以选择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两种退烧药适宜的计量是安全的。退烧药不会服用之后马上起作用,尤其是幼儿急疹这种反复高热,持续几天,可能服药之后1小时体温反而升高到39°C,这是因为药物的吸收需要一定的时间。用药后体温降到38度即可,低热可以刺激免疫系统成熟。
1、交替使用的方法:
比如:早上8点吃了泰诺林(药效4小时),中午12点可以吃美林(药效6小时),下午6点再吃泰诺林。也就是说服用泰诺林3-4小时之后再服用美林,服用美林6-8小时之后再服用泰诺林。
因为这两种药物24小时之内最大服用次数都是4次和6次。所以两种药物混合吃既可以达到退热的效果,又不会超过安全用量。
这种看似复杂的用药过程,用的时候非常方便,一种药是红色,一种药是白色,很容易区分。而且滴管的剂量刻度非常清晰。
2、特殊情况的处理:
有时候孩子高热伴呕吐,不能进食,当然也不能进食药物,吃的药都吐了,可以选择肛门栓剂。如果吃完吐了一种药物可以再服用另一种,比如吃了泰诺林之后呕吐,这时候可以再吃美林,但是不能再吃泰诺林。
3、避免出现药物错服和重复服用:
值得重点提醒的是,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方法,是交替服用,并不是同时服用,目的是为了减少对肝肾或者肝脏的损伤,并不是为了找到那种药物更适合孩子。美国儿科学会并不建议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而建议使用一种药物给孩子退热,理由是有的家长可能会拿错药或者不记得之前吃的哪种,引起“潜在”的药物副作用,所以不建议交替使用。这个建议是否采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出发考虑:
1、如果你对于医学常识了解不多,并且对药物的种类、名称也非常混乱,那么最好选择一种退烧药按时间服用,并且认真记录用药时间和药物名称。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能有起到很好的退热效果。
2、如果你是个非常细心的妈妈,在孩子用药上不可能犯这种错误,并且非常担心某一种药物一直服用会引起更大的副作用,比如肝脏损伤或者肾脏损伤,那么可以选择两种药物交替服用。因为有的孩子发热,比如幼儿急疹,3~5天的反复高热,每天要吃几次退烧药体温都持续降不下来。最好选择交替使用。
医院就诊
ENTERTITLE
孩子发烧虽然是常见病,但不是所有的发热都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医院就诊,医院或医院都不合适。
医院就诊:
1、不满3个月的婴儿体温超过38°C;
2、3~6个月大的孩子,体温超过38.3°C,或者大于6个月的孩子体温超过39.4或者更高体温的时候。
3、拒绝喝水,排尿少,口腔干燥、哭闹时眼泪少,持续腹泻或者呕吐。
4、诉说头痛、耳朵痛或者颈痛;
5、持续发烧已经超过3天。
6、1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正常吃喝睡,有规律的玩耍,一般没必要即刻去找医生,但是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即使孩子没有其他不适,最好也去看医生。
下面的情况即便出现在半夜,医院就诊:
1、无休止哭闹已达几个小时;
2、极度兴奋;
3、极度无力,甚至拒绝活动,包括爬行、走路等;
4、出现皮疹或者紫色的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或者瘀斑;
5、嘴唇、舌头或者指甲床发紫;
6、位于小婴儿头部的前囟门向外隆起;
7、颈部发硬
8、剧烈头痛;
9、下肢运动障碍,比如瘸腿、运动时疼痛;
10、明显呼吸困难;
11、惊厥
孩子发烧的时候,如果一如往常,精神状态好,玩耍自如,吃喝正常,交流如前,皮肤红润,都说明孩子的病情并不严重,可以在家观察,可能就是普通的感冒,可以自愈。
去医院都检查什么
ENTERTITLE
医生诊断疾病的过程包括视诊、听诊、触诊、叩诊等。需要检查咽喉部的情况,听诊肺部,包括其他必要的体格检查。及时去医院就诊是为了在医生的帮助下,明确诊断疾病,找出发热的病因。辅助检查可以帮助确定烧引起的原因,判断是细菌、病毒、支原体、过敏。咽部红肿、流涕、咳嗽可能是细菌也可能是病毒引起:
一般检查医生会看下咽喉部的情况,听诊肺部情况,辅助检查主要是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这两项辅助检查可以判断细菌还是病毒感染。一般血常规在发病24小时之后会有表现,C反应蛋白会在更早反映出感染的情况。以便对症下药。
细菌感染:儿童血常规白细胞超过15×10^9/L,中性粒细胞超过70%,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需要抗生素治疗。
病毒感染:白细胞不高或者轻微升高,淋巴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不升高或者轻度升高。或者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均低或者低于正常值最低值,考虑是病毒感染,不需要抗生素治疗。如果不是严重的病毒感染,非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也不需要抗病毒药物治疗。
什么是热性惊厥
ENTERTITLE
对于6个月~5岁,发热可能突然出现惊厥,称作“热性惊厥”,这种惊厥带有家族聚集性。孩子很短时间表现很“奇怪”,然后出现全身僵直、抽动、双眼上翻,这样的孩子可能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发作时皮肤颜色也会比平时略深。有些意丧失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往往只有几秒。有些意识丧失也有可能持续15分钟或更长。但是热性惊厥一般没什么危害,不会导致癫痫,热性惊厥不会引起大脑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瘫痪、智力障碍或者死亡,持续超过15分钟以上(惊厥的时间),医院就诊。
小于1岁的孩子如果发生热性惊厥,就有50%的可能再次发生这样的惊厥;而如果1岁以上的孩子首次发生热性惊厥,复发的可能性只有30%。然而热性惊厥在24小时内很少发生超过1次。热性惊厥不会导致癫痫,癫痫不是由发热引起的。
热性惊厥的处理方法
ENTERTITLE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如果孩子发生热性惊厥,立即采取下列措施预防伤害:
把孩子放在地板或者床上,远离坚硬或者尖锐的物体。
把孩子的头扭向一侧,保证口水和呕吐物可以顺着孩子的口中流出来。
不要往孩子的嘴里放任何东西(试图防止孩子咬伤自己的舌头),事实上,他是不会咬伤自己舌头的。
发作急性期热性惊厥多为短暂且为自限性,发作超过10医院急诊。
看儿科医生。
如果惊厥持续超过15分钟,医院急诊。
物理降温的原理
ENTERTITLE
体温在38.5℃以下,不需要吃退烧药,可以物理降温。美国儿科学会没有关于物理降温的建议,所以物理降温主要挑选适合孩子并且能让孩子更加舒适的方法:
一、物理降温的原理:
1、皮肤蒸发水分散热是主要途径,占百分之90%。因此发热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多,少穿盖衣服。但是一定要提高室温。南方的冬天市内的温度很低,这时候最好使用空调和电暖气,冬季室温在23度左右,夏季26度左右比较舒适。
正因为皮肤蒸发水分是主要途径,才有了老一辈人发热捂汗的做法,可能成年人蒙起被子睡一觉出了很多汗,感冒似乎一下就好了,烧也退了,但是完全不适合婴幼儿,捂热很容易使热量积于体内诱发高热惊厥,甚至会捂出大汗引发脱水。
2、呼吸散热,孩子发热本身呼吸会加快加深。
3、经排尿过程散热。多喝水多排尿。
4、经排便过程。
二、物理降温的方法:
1、多喝水
每当孩子生病不舒服,尤其是高烧,不思饮食最痛苦。孩子就是一口水都不喝,小宝宝更难交流。这时候无论是奶,水,淡果汁,葡萄糖水除外,能想尽一切办法要给孩子喂水。高烧的孩子护理急需要家长的耐心。用杯子喂水,喂母乳,奶瓶,勺子,甚至喂药的滴管,1.5ml的水一管一管的喂,过几分钟再喂,不要指望孩子自己拿杯子一喝就是一杯。如果孩子出现呕吐,医院输液,补充液体,避免脱水严重。
2、温水浴和温水擦浴
已知孩子对一些退烧药过敏(少见),或者不能耐受退烧药;发热让孩子非常不适;孩子出现呕吐,药物有可能无法进入到他的胃里。可以选择温水浴或者温水擦浴,效果很好。温水浴或者温水擦身温度(29.4℃~32.4℃,或者温度再高些),用手或者手背感觉水温微温刚好。不要用冷水,因为孩子会非常不适,并且引起孩子的颤抖,从而升高他的体温。只要孩子开始颤抖,就说明洗澡水或者擦浴的温度太凉。颤抖会导致发热加重,如果孩子颤抖立刻把他抱出浴盆。
温水浴退烧效果很好,但是环境要求很高,室温一定要舒适温暖,否则适得其反,孩子本身发烧,高热容易冷,如果温差很大,孩子更加抗拒,会增加孩子的痛苦。温水擦浴同样需要很高的环境温度,主要以孩子是否舒适为主。
千万不要把水里放酒精,也不要用纯酒精擦浴,包括食用的白酒。酒精可能被孩子的皮肤吸收或者被呼吸系统吸收,从而引起更严重的问题。
3、排尿排便
发烧的时候,可能大便的次数会减少,或者大便干燥费劲,几天不排便可以考虑使用开塞露。用开塞露本身对孩子没有伤害,但是孩子排出大便之后会非常舒服。
4、退热贴
退热贴对于可能退热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效果不明显,发热不管是物理降温还是药物降温最终目的都是让孩子更舒服,所以任何物理降温的方法都需要以孩子是否舒服为前提。退热贴使用的时候要看孩子的反应和接受程度。如果使用退热贴时孩子非常烦躁,而且贴的时候有的孩子会因为刺激而打冷战,这种情况并不适合使用。
│感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