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6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整理

根据病毒血清型的不同,HSE分为两类:

HSV-1型脑炎

由HSV-1型病毒引起,约占HSE的90%。HSV-1多经呼吸道或唾液接触传染,HSV可能通过嗅神经或三叉神经侵入脑组织,损害额叶眶部、颞叶皮质和边缘系统。

HSV-2型脑炎

由HSV-II型病毒引起,只有6%~15%系。HSV-2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由其所致HSE主要见于新生儿,分娩时生殖道分泌物与胎儿接触是导致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原因。HSV-2原发感染也见于年轻人,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成年人的无菌性脑膜炎,而非脑炎。

诊断依据

1.临床诊断依据:

a)口唇或生殖道疱疹史,或本次发病有皮肤、黏膜疱疹。

b)起病急,病情重,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

c)明显精神行为异常、抽搐、意识障碍及早期出现的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

2.化验及辅助检查依据:

a)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轻度增高。

b)EEG:常出现弥漫性高波幅慢波,以单侧或双侧颞、额区异常更明显,甚至可出现颞区的尖波与棘波。

c)头颅CT检查:大约有50%的HSE患者出现局灶性异常(一侧或两侧颞叶和额叶低密度灶),若在低密度灶中有点状高密度灶,提示有出血。在HSE症状出现后的最初4~5天内,头颅CT检查可能是正常的,此时头颅MRI对早期诊断和显示病变区域帮助较大,典型表现为在颞叶内侧、额叶眶面、岛叶皮质和扣带回出现局灶性水肿,MRIT2相上为高信号,在FLAIR相上更为明显。尽管90%的患者在1周内可以出现上述表现,但一周内MRI正常不能排除诊断。

d)CSF常规检查:压力正常或轻度增高,重症者可明显增高;有核细胞数增多[(50~)×10∧6/L],可高达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可有红细胞数增多,除外腰椎穿刺损伤则提示出血性坏死性脑炎;蛋白质呈轻、中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e)CSF病原学检查:包括:①检测HSV特异性IgM、IgG抗体:采用Western印迹法、间接免疫荧光测定及ELISA法,采用双份血清和双份脑脊液做HSV-1抗体的动态观察,双份脑脊液抗体有增高的趋势,滴度在1∶80以上,病程中2次及2次以上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增加,血与脑脊液的抗体比值40,均可确诊;②检测CSF中HSV-DNA:用PCR检测病毒DNA,可早期快速诊断,标本最好在发病后2周内送检。

f)脑活检:脑活检是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金标准。可发现非特异性的炎性改变,细胞核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电镜下可发现细胞内病毒颗粒。

.确诊依据:

a)双份血清和脑脊液检查发现HSV特异性抗体有显著变化趋势。

b)脑组织活检或病理发现组织细胞核内包涵体,或原位杂交发现HSV病毒核酸。

c)CSF的PCR检测发现该病毒DNA。

d)脑组织或CSF标本HSV分离、培养和鉴定。

亲,需要你的“分享”和“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vwe.com/zlyy/12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