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又双叒叕来了保护孩

6月1日,徐州妈妈们终于迎来了好消息——家里的神兽终于可以回幼儿园啦,可转身又开始担心卷土重来的手足口找上自家宝贝!说起手足口病,相信在座的妈妈们都不陌生——手足口病最爱欺负6月龄-5岁的小宝宝,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每年夏季是其高发时期,相比其他病,手足口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辣妈邦的群里也经常聊到,家里宝宝感染病毒,看着小宝宝们被病毒折磨,吃不下饭,一直哭的样子,真的太让人心疼了……罪魁祸首就是它们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天一转暖,各地疾控中心也纷纷发出公告,提醒家长们注意预防手足口。对付来势汹汹的手足口和疱疹性咽颊炎,家长们与其惶恐,不如多学一些应对知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这两兄弟。去年我们也梳理过相关知识(详情点击》》干货

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徐州家长早了解这些,孩子少受罪!)今天,就换个角度再来给大家聊一聊。01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是俩兄弟为啥说它俩是一对兄弟呢?因为它们出自同一家族:肠道病毒!如图所示,手足口病的病毒和引起疱疹性咽颊炎的病毒,有很多是相同的,所以在症状和传播途径上极为相似,又有所区别。02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怎么辨别1、从疱疹位置相同处: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感染后,口腔的咽部和软腭都会长疱疹。不同点:感染手足口的孩子,除了口腔咽部和软腭有疱疹外,通常在孩子的口唇、手和脚,包括肛门周围,也会长有透明小水泡,有时膝盖和手肘也会有皮疹。划重点:它俩虽同属一个”家族”,都是因为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传染病。但手足口病通常表现为宝宝手心、脚心和口腔内都有小水泡,而疱疹性咽峡炎仅仅在咽部出现症状,看名字就可以判断疱疹部位,这是两种病最大的区别。2、从症状相同处: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咽痛。不同处: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往往先发热再发现疱疹,突然性的高热不退,体温在39~40℃左右,医院时医生会发现口腔有泡疹。而大多数的手足口是先出疹再发热(有的也会无热),一般是中低热,体温不高于38.3℃,咽痛症状比较轻,甚至有的孩子没有咽痛症状,发热1~2天就恢复正常。敲重点:如果宝宝突然高热,且哭闹严重不愿意吃饭,妈妈们可以看看口腔里是否有疱疹。3、哪种更可怕疱疹性咽颊炎来得更凶猛,会让家长慌了阵脚,但却极少出现严重并发症。相对来说手足口要更危险,它有1%左右的重症病例,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有的时候甚至危及生命。4、发现以下情况及时就医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都属于自限性疾病。不需要用抗生素,当然也没有任何抗病毒的特效药,都是可以自愈的,对症用药缓解症状就行:发烧,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咽痛,可以吃冰棍、冰淇淋或凉的水果和粥给予缓解,如果咽痛严重,解热镇痛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一样可以使用哦~一般情况下,手足口病会在7天左右自愈,但也有很小比例发展成重症,如果宝宝出现了以下情况,马上带孩子就医:持续不退的高热精神萎靡或者烦躁易惊无力呕吐呼吸增快等除此之外,如果宝宝发热超过3天,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都不太好,或出现其他让我们感到不安的情况,也应该尽快就诊。03病毒来势汹汹,这样预防1、勤洗手家长要给宝宝勤洗手,浸湿双手,搓上洗手液或肥皂后,手心、手背、指缝间、手指、虎口处都不能放过,除此之外,记得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仅是孩子,大人也要洗手之后再抱孩子,尤其是给孩子换完尿布,一定要洗手后再去做饭或照顾其他孩子,肠道病毒可不止手足口,轮状病毒也能让你一拉到天明!2、勤通风平时在家,也要经常开窗通风,防止病毒一直在室内传播。3、少去人口密集场所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同时,孩子在幼儿园要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vwe.com/zlyy/12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