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漳州市区某公司里,由于一只隐翅虫藏在一部办公室电话听筒处,结果导致3名先后使用该电话的职员耳部不同程度被灼伤。
21号,张先生用办公室的电话拨打了电话出去,刚挂电话就发现在听筒口有一只虫子被压扁了,随后,耳朵里有种热辣辣的刺痛感,两天过去,他发现耳朵越来越不舒服,似乎有溃烂的迹象,而此时,办公室里居然还有两人和他有一样的症状,三人都用过那部电话。
据解放军第医院皮肤科主任钱江分析,可能是隐翅虫爬到电话筒里,3名患者在接听电话的过程中,不小心沾到了隐翅虫具有强酸性质的体液,“当然也不排除是有人恶作剧可能”。
钱江说,隐翅虫外形细长,两侧略平行,或末端尖削,略扁平,看起来很像大蚂蚁。它们大多喜欢在潮湿、多草的地方孳生,如淡水湖边、沼泽、水沟、池塘,以及水稻、油菜、萝卜等作物田中,“它们往往是白天在草地或植被下活动,一到晚上便在日光灯的引诱下,有逐光飞翔到高层建筑物的习惯。在我国,隐翅虫有三个活动高峰期,分别是4月中旬、5月下旬和9月中旬,时段为傍晚至午夜,发生楼层普遍较高,侵害的主要部位为上半身裸露部位。
由于隐翅虫体内含有强酸液体,能引起人及动物皮肤坏死和组织变性(如溃疡和坏疽)。因此,钱江建议,当看到隐翅虫爬上人体叮咬时,可用嘴将其吹走即可,切忌像对待蚊虫那样把它拍死,以免其体内的强酸溅到皮肤上。一旦不幸被灼伤,可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处理,常见的有创口清洗、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等。当接触虫体的部位,应尽早用肥皂水洗涤或涂以碱性溶液,忌用强碱性溶液;药物治疗原则是局部使用止痛、解毒、止痒、消炎的药物,症状特别严重者,还可内服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临床常用药物有季德胜蛇药片、云南白药、藿香正气水等。在临床中,不少被隐翅虫灼伤的患者,易被误诊为带状疱疹、湿疹、接触性皮炎、脓包疮等,以及电光性眼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等眼疾。
此外,因为隐翅虫可捕食玉米螟、叶蝉、飞虱、蚜虫、蓟马等多种农业害虫,且捕食量大、个体多,钱江提醒广大市民,不建议使用杀虫剂大规模灭杀,应采取驱赶、阻断和隔离措施,避免人体接触。打扫室内、外卫生有助于减少隐翅虫孳生,在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以及夜晚关灯睡觉可预防隐翅虫侵袭。在进入隐翅虫可能较多的区域,可戴网状防护帽,穿长衣长裤,减少皮肤暴露。
导报记者张惠玲通讯员黎斌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