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
温
随着天气日渐寒冷,幼儿机体适应力差,免疫力也较成人低下,在集体生活中易受到病菌侵袭。
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科普给爸爸妈妈们,为宝贝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酸痛、头痛及鼻咽部疼痛等,症状比普通感冒严重。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性感冒的区别:
传播途径
由专门的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流感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口鼻分泌物中,经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播。流感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冬春季。
预防措施
居家护理: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也是提高宝宝免疫力的好方法之一。
家长应定期给宝宝的餐具、玩具及居室物品进行消毒。
病毒性肠炎
一到秋冬,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同时袭来,患上肠炎的孩子明显增多。
患病症状
轮状病毒:大便呈清水样或蛋花汤样,便量多、水分多、次数多,常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
诺如病毒: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有些孩子出现肌肉酸痛、四肢无力等症状。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可随病人的粪便、呕吐物排出,在污水、垃圾、食物中可存活较长时间。
如果孩子接触患者的呕吐物、粪便,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都有可能被感染致病。
预防措施
不要给孩子吃生冷或未煮熟的食物,尤其贝类等水产品;蔬果食用前要彻底清洗,不要喝生水。
病毒高发时期,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勤洗手。
孩子呕吐后,家长需立即使用消毒剂清洁,清理时要带上手套,避免家长也被传染。
手足口病
冬季就不需要预防手足口吗?错,尤其家有5岁以下的孩子!
孩子患了手足口病,大多数情况能自愈,不需特别治疗,个别重症患儿才需治疗。如果家长忽视重症信号,耽误治疗时机,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患病症状
患有手足口病,口腔、手、足等部位黏膜、皮肤会出现红疹及水泡样皮疹,可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传播途径
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
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属于疱疹病毒感染的常见疾病,传染源是携带病毒的成人或儿童。
注意!成人也会被被传染。家长如果感到咽喉不适,可能是疱疹病毒感染,这时一定先用淡盐水漱口,然后再接触孩子。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
传播方式
水痘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容易在学校、幼托机构等人群聚集单位出现聚集性病例。发病过程可分为潜伏期、早期症状和出疹期三个阶段。
预防措施
对于水痘,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及时接种水痘疫苗。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仅小孩要特别提防水痘成年人更要多提防!因为成年人得水痘的症状更严重若治疗不及时治疗后果可能很严重!
患病症状
1、潜伏期:一般有2-3周,水痘经过潜伏期后才会出现症状;
2、早期:早期症状的水痘则会导致头痛发热、食欲不振甚至呕吐;
3、出疹期:等真正发病时,24小时内身体上便可出现皮疹,这种疹子是一种周围有明显红晕的水疱,它先出现于胸部,再扩展躯干、四肢甚至全身。
医师提醒,家长应每天检查孩子身上是否有红色斑点出现,如果发现水痘,一定要及早隔离;同时家长或成人出现带状疱疹,也要与孩子隔离,避免传染给孩子。
急性结膜炎
春秋两季是结膜炎高发的季节,是俗称“红眼病”的急性传染性眼病。根据病因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临床上以病毒性结膜炎为主。传播方式传染性强,一般在接触患儿及用具后可感染。预防措施1、常洗手、注意不用手和衣袖擦眼睛是预防结膜炎传染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2、家中有结膜炎患儿时,毛巾、香皂等日常用品一定要分开使用。3、‘结膜炎’流行高峰,应暂停去公共泳池游泳,减少池水与眼睛的接触,尽量隔绝细菌、病毒。患病症状发病急,传染性强,表现为流眼泪、眼屎黄而多,以及结膜充血水肿。一般在接触感染1~2天内双眼先后发病。流行期间常常是一人得病,在1~2周内便造成全家、幼儿园、学校、等场所广泛传播。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疫。
传播方式
患儿是唯一的传染源,只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极强。
预防措施
接种腮腺炎疫苗2.及时隔离治疗直到症状完全消失。
患病症状
大多数起病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或者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等,整个病程约7-19天。
小贴士?
?随着冬季流行病来袭!我们家长如何预防宝宝生病呢?
1、室内定期开窗通风
房间中必须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时一定要洗手。喷嚏、咳嗽不要对着他人,更不要对着宝宝,要用纸巾掩盖。宝宝玩具、用具定期清洗、消毒。
3、多进行户外活动,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爸爸妈妈们可以带宝宝多进行户外活动,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每天带宝宝出去吹吹风、晒晒太阳。
4、按规程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宝宝应该按规程接种疫苗,有漏种的要及时到当地卫生防疫站接种。
5、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增强免疫力。要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做到生活有规律,保证每日的户外活动,劳逸结合。
6、注意合理穿衣
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不要一下子穿太多,也不要一下子减太多。我们要摸宝宝的颈背部来判断宝宝是否需要增减衣服。
?end?
学会分享,让孩子拥有美好童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