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白羽:“人民”2字永久最重
一名对人民寄托着无穷深情的著名作家永久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文学事业――
刘白羽在浏览文学刊物。(本报资料照片)
8月24日,处白癜风治疗费用暑刚过,夏秋之交。著名作家刘白羽病逝的凶讯从北京301医院传出,人们悲痛万分。两天前,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赶往医院探望时,89岁的老人已深度昏迷。没想到,一代著名作家就此长眠,永久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和深爱着他的人民大众。一丝不苟的革命作家文学创作逾越现代和当代贺敬之老人的心情特别沉重。8月24日上午,他还和白羽同志的女儿通过,听说病情还算安稳。没想到下午凶讯就传来,贺老感觉特别突然,心里难过极了,沉重极了。他回想道:“解放战争期间白羽同志在东北战场我在华北,但是他的作品我读了很多,很受鼓舞。真正与他接触、熟习、了解是全国解放以后。他的作品是社会主义文学宝库里的重要财富。他的人品、文品和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使人敬佩。白羽同志是杰出的革命作家,又是作协的领导人,很多读者和人民群众都会哀悼他,而他的作品也会一辈一辈流传下去。”在评论家郑伯农的眼里,刘白羽是位原则性极强的老共产党员、老作家。“他给我的印象是四个字:一丝不苟。对的就坚持,错的就改正,不跟风,不趋时。”老作家丁宁说,白羽同志是一名酷爱人民的作家,在他心目中“人民”2字永久是最重的。他从青年到晚年采取的都是牢牢贴近人民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作为战地,他在解放战争许多著名战役中写出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战地报导。他的文学创作逾越现代和当代,有很高的成绩。晚年,性情坚强的刘白羽忍耐着夫人去世的心灵痛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苦坚持写作,80岁那年还到新疆油田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地方去深入生活。他的最后一部巨著《风风雨雨太平洋》就是通宵达旦、细水长流地写出来的。严谨、正直、亲切的长者 对年轻作家的成长充满期待前不久,中国作协副主席李存葆曾去刘老家中造访,当时老人虽然行动略有不便,但思惟敏捷,蔼蔼然,具长者风范。李存葆说,他对部队中青年作家非常关心、关爱、关怀。“我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写出后,他专门找我谈过几次,鼓励我,并就电影改编问题找我和谢晋导演谈了他的意见。《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发表后,他写了一篇很长的评论文章在报刊上发表。他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将永生铭记。”江西省作协主席陈世旭说曾两次见到刘白羽。第一次是1980年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二届长篇小说奖”的颁奖会上,他很长时间握着陈世旭的手,1再说:“你这样年轻,怎样写了那末好的一篇小说呢?真让我感动。”第二次见到他是同年的夏天,在解放军总政治部他的办公室。他亲身安排年轻作家去访问东北边疆,那次访问让年轻人的收获特别大。陈世旭说:“我从很小就读过他的《长江三日》及许多战地报告文学,一直很敬慕他,很希望有他那样的经历。他是一名严谨、正直、亲切的长者。”部队作家王宏甲说,白羽同志是我们的先辈作家和导师。“我虽然没有直接接触过这位老人,但我读过他很多作品,听过他讲课,听过他在研讨会上对年轻作家的支持和鼓励。他的发言总是充满对年轻一代成长的期待。”关注文学发展的老主编 推出与时期同步的优秀作品在刘白羽同志去世的前一天,《人民文学》的前任主编程树臻和现任主编韩作荣还去看望了他们的这位老主编。他们在病房的走廊上久久徘徊,医生、护士和刘白羽的秘书看到他们一直不愿离开,特地打开玻璃窗说,再看一眼吧!程树臻说,白羽老看上去很严肃,其实平易近人,凡是在《人民文学》工作过的同志都尊重他、爱戴他。他曾反复强调,《人民文学》一定是人民的文学,发表的作品一定要和时期同步、和人民同心。他还形象地说,《人民文学》发表的作品,应该是“主旋律”下的星光灿烂。《人民文学》始终坚持了这一办刊方针。韩作荣说,白羽同志严于自律,对工作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给大家建立了典范。他担负主编近15年,没有在《人民文学》杂志社拿过一分钱的工资或奖金。他第一次在社内讲话,除强调刊物的正确导向和坚持“双百”方针以外,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既犯过‘左’的毛病,也犯过‘右’的毛病”,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坦荡的襟怀。近年来,由于体弱多病,刘白羽不再具体管刊物的事情了,但他对《人民文学》的感情很深。偶尔有一期《人民文学》晚收到,他都会打催问。每一年春节,刊物的人员去看望他时,他都会兴高采烈地谈论《人民文学》的历史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