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湿毒
湿毒又称湿疹,是3-6儿童常常发生的一种皮肤病,属于皮肤炎性疾病,以皮疹损害处具有渗出潮湿倾向而故名。湿毒的发生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该病病程迁延难愈、易复发。
湿毒的病因
内因:
1、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道功能性障碍、慢性胃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
2、精神和情绪: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都可诱发湿毒,因为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湿毒就会入侵人体导致犯病。
3、内分泌失调:皮脂腺分泌亢进,皮脂腺排泌不畅,导致排泌导管堵塞,造成皮脂腺淤积,引起周围毛囊发炎,形成炎症性丘疹。
4、感染:某些湿疹与微生物的感染有关。这些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气源性真菌如交链孢霉、分枝孢霉、点青霉、烟曲霉、镰刀霉、产黄青霉、黑曲霉及黑根霉等。
5、新陈代谢障碍: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除了制造出营养外,如果身体未能将食物其他部份成功代谢成为可以从排泄器官(如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排汗系统,呼吸系统等)排出之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将遗留在身体器官裹。而这些物质最终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后果,形成毒害。
外因:
1、生活环境:长期在潮湿环境下工作的人,容易发生湿疹(阴囊湿疹),这主要是因为阴囊的皮肤有丰富的汗腺,通过出汗起到散热的功效,同,阴囊的皮肤则是很松、很薄,相当敏感,如果常处在高温潮湿、密不透风的环境下,加上走路时双腿摩擦,就很容易产生湿疹。
2、气候变化:皮肤干燥容易患病,尤其在秋冬季发病或加重的可能性会更大。
3、食物:在日常饮食中,如果食用大量热性和高胆固醇食物,病毒被肠脏吸收后,运行到全身容易的诱发湿毒。
4、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湿毒的症状
湿毒的症状可以按照皮损程度分类,具体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
1、急性湿疹: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可形成脓疱、脓痂、毛囊炎、疖等。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
2、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3、慢性湿疹: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湿毒的症状还可以根据皮损累及的范围分类,具体分为局限性湿疹和泛发性湿疹两大类。
1、局限性湿疹:仅发生在特定部位,一般是按照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命名。常见的有:手部湿疹、女阴湿疹、阴囊湿疹、耳部湿疹、乳房湿疹、肛周湿疹、小腿湿疹等。
2、泛发性湿疹:皮损多,泛发或散发于全身多个部位。如钱币性湿疹、自身敏感性湿疹、乏脂性湿疹。
适度的治疗
1、一般防治原则:寻找可能诱因,如工作环境、居住环境、生活习惯、饮食、思想情绪等,以及有无慢性病灶和内脏器官疾病。
2、内用疗法:选用抗组胺药止痒,必要时两种配合或交替使用。泛发性湿疹可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但不宜长期使用。
3、外用疗法:根据皮损情况选用适当剂型和药物。外用药剂的选用,要根据皮损的表现来选择,如果出现红肿明显并且渗出多,那么可以选用溶液冷湿敷;如果出现红斑或者丘疹,可以使用洗剂、乳剂、油剂或者膏剂等;如果出现水疱、糜烂的症状,需要用油剂;表现为鳞屑、结痂的,选用膏剂、如果是苔藓样病变,多选用泥剂、乳剂、软膏、酊剂、涂膜剂和硬膏等。
4、急性湿疹局部生理盐水、3%硼酸或1:~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湿敷,炉甘石洗剂收敛、保护。亚急性、慢性湿疹应用合适的糖皮质激素霜剂、焦油类制剂或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匹美莫司软膏、湿毒清胶囊,要注意的是,湿毒清胶囊在使用的过程中,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继发感染者加抗生素制剂。
白癜风的专科北京医院白癜风